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千头万绪 (第1/2页)
大明匹夫第19章千头万绪“蓬!蓬!蓬!” 黄河边,战船上,处于河面中心战船上的火炮一起开炮,硝烟弥漫,远处河面上的靶船被打的支离破碎,漂满了河面。 战船上一片欢呼,将士们都为打中目标而兴奋不已。 “下一艘,继续!” 随着军官们的口令,射击训练又跟着开始。 河南水师,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各卫所军抽调出来的将士,至于军官,则大多都经过讲武堂的学习。 和其他卫所军千军万马不同,水师只有两千人,战船40艘,但无论是普通水兵还是中高级将领,却都是军中的精英和翘楚。 河堤上巨大的柳树下,穿着一身水师战甲的李定国,脸蛋通红,正在观看着河面上的练习。 “射击的精度还是太差了!”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李定国遗憾地摇了摇头。 水上作战,讲究的就是发炮的速度和准度,在炮手训练有素的情况下,速度不成问题,准度就成了软肋。 “大人不用担心,听说兵工厂那边,已经在研制线膛炮了。” 旁边的水师将领见李定国眉头紧皱,赶紧劝慰了起来。 “线膛炮?” 李定国不由得一愣。 “是的,将军。膛线使炮弹旋转前进,在空中飞行稳定,火炮的射击精度大大增加,火炮射程更远,打的更准。” 将领照本宣科,李定国懵懵懂懂点了点头,呆了片刻,这才开口。 “要是打的更远,更准,这河面上、海面上,可就占便宜多了!” 线膛炮,炮膛内上刻出膛线,提高精度和射程。这王泰,永远都是不可思议。也幸亏,自己不是他的敌人。 “将军,你还不知道吧。听说大人上了奏章,要挥师出关,和鞑子血战!” 将领的话,让李定国心头一惊。 “此话当真” “各军都在动员,千真万确!” 将领话音未落,李定国已经大踏步离开。 “大人,这种短身火炮,炮身长1.35米,口径117mm,发射火药两斤半,炮弹重17斤,若射角为5度,则射程为两里,10度射角时射程可以延伸到三里。炮重680斤,足够野战。” 胡东的声音里,掩饰不住的兴奋。 “另外,此种火炮的精度大大提高,四里以外的三四平方米的东西,绝对不在话下!” 王泰点了点头,这就是所谓的开花弹,这已经是历史的进步了。 没有后膛炮,没有拉火管,没有任何所谓高科技的东西,但他在科技发展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终于学以致用,取得了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应该能够体现的一点点成果。 火炮轰,震天雷轰,火铳齐发,骑兵冲,一番番冲击下来,对方即便是千军万马,也让他们死伤惨重,要被吓破了胆。 “胡东,打两炮试试!” 王泰的心里,莫名地多了一丝期待。 王泰的话刚落下,胡东已经迫不及待地叫喊了起来。 “把炮弹拉过来!” 底部带木托盘的炮弹被运了过来,炮手将丝绸药包装入药室,然后将炮弹放入前膛,引信的一端露在弹体外,引信的位置朝前。 “点火!” 胡东一声令下,炮手先从炮口点燃炮弹前部的引信,再快速点燃了火门上的引信 李定国进来的时候,轰隆隆的火炮声不停,他随着炮手们来到靶场上,只见三里外的距离,火炮打的土石纷飞,几堵土墙轰然倒塌,气势迫人。 “天哪,炮弹怎么会爆炸?” 李定国目瞪口呆,他从一棵枯树上用力拔下一枚弹片,悚然心惊。 这火炮要是打在人群中,不知会是怎样的一片腥风血雨 “胡东,加紧铸造火炮、炮弹,辽东的战事,希望能用得着!” 洪承畴大军屯于宁远城,只怕用不了多久,辽东战事就要开启,只怕朝廷会调河南卫军北上。未雨绸缪,动员令从现在就得展开。 “李定国,你来了。” 看到满脸惊骇的李定国,王泰微微点了点头指了指桌上的食物。 “尝尝。” “咳!咳!” 李定国拿起一块“干粮”放入口中,皱着眉头吃下,猛烈咳嗽了起来。 “吭吭,大人,这“干粮”也太硬了吧!” 不过,这薄薄的长方形小块“干粮”吃起来,口感倒并不差。 他李定国,又有什么差的东西没吃过。 “这是军用“饼干”,只有大战才会食用。” 王泰摇摇头,目光幽幽。 “这种“饼干”,由面粉、糖、油、核桃等物制成,能补充将士们的身体所需。如果有水,就不会那么难吃。” 军用“饼干”,和后世的压缩饼干类似,高温杀菌下的耐饥食品,常温下可以保存半个月以上,军粮匮乏时使用,无往而不利。 “大人,听你的意思,你是要挥军北上了!” 李定国一边观察着饼干,一边假装漫不经心问道。 “挥军北上?” 王泰恍然若失,摇了摇头。 洪承畴,明末汉jianian之首,他要是敢“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就不是八面玲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