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 复社 (第2/2页)
“……文章品行无一不为圣人,然于国事,百害而无一益。其学识渊博,独步海内,但宜为一教书先生而已……” “宜为一教书先生而已……” 黄道周喃喃自语,面如死灰。 “报纸上说的不对吗?” 柳如是面色发白,依然毫不退让。 “说卢象升是高起潜害死,我看就是你们这些不懂变通、自以为是的儒生所致!鞑子入塞,死难的百姓何止数十万,他们的冤魂,又找谁倾诉?” 钱谦益面色尴尬,想拉柳如是坐下,却被她挥袖甩开。 “还有你,张先生,你是复社领袖,创立复社,乃是为了“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但你看看,你们平日里都做了些什么除了骂皇帝骂大臣骂官员将领,你们什么也没有做!坐而论道,清谈误国,你们醒醒吧!” 屋内客气似乎凝滞,张溥和黄道周面面相觑,片刻,张溥才看向面色尴尬的钱谦益,冷冷一笑。 “虞山先生,这是你的意思吗?” “乾度兄,我这……” 钱谦益满脸苦笑,他还没有说完话,却被柳如是直接抢了过去。 “和虞山先生无关,这是我自己的一些见解!” 柳如是看着房中宽袍大袖、衣冠楚楚的一众名士,暗暗摇头。以前觉得这些人是真爱国,心系黎民百姓,现在看来,他们大多数人,谋的还是个人的前程和利益。 “各位,要不咱们隔日再议?” 张溥看了看众人,目光炯炯,坐直了身子。 “各位,在下是局外人,告辞了!” 柳如是迈步就走,很快就出了房门。 “各位,你们先谈,我去看一下。” 钱谦益拱手告别,急急追了出去。 陈子龙看着柳如是离去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 看到房中众人都是看着自己,张溥微微一笑,重新掌握了话语权。 “各位,今日叫各位前来,也是商议一下,朝廷内阁大臣的事情。” 看到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张溥压低了声音,继续开口。 “内阁首辅范复粹致仕,首辅之位空悬,朝廷肯定要问朝中大臣的意思。我和吴侍郎联络了朝堂上下,就是要推前内阁首辅周廷儒出山,此事已经运作的差不多了,想必各位已经知晓。” 吴侍郎就是吴昌时,乃是如今朝中的礼部侍郎,名门望族,也是复社领袖之一,由复社推动周廷儒上台,复社也必然受益匪浅。 房间里的大多数人,眼睛都是亮了起来。 “周廷儒性极警敏,善揣人意,就是太聪明了些。不过,眼下怕也只有他最合适了。” 陈子龙沉声说了出来,他看了看旁边痴痴呆呆的黄道周,小心翼翼。 “石斋先生,你的意思是……” “你们自己决定好了,我照做就是。” 黄道周手里捏着报纸,看着评价自己的文章,有些恍惚。 “各位,既然如此,咱们继续推波助澜,吴侍郎在北京,咱们在南京,朝堂江湖,遥相呼应,早日玉成此事!” 张溥的话,让堂中众人都是兴奋,候方域大声说了出来。 “乾度兄,此事恐怕已经水到渠成,咱们就静候佳音吧!” “朝宗兄,托你吉言,咱们共创大业!” 张溥哈哈大笑,众人都是兴奋,一起站了起来,举杯同庆。外面的歌妓们,流水一般的进来。 陈子龙和夏允彝出来,送走了心事重重的黄道周,二人看着波光粼粼的秦淮河,都是若有所思。 “推举周廷儒入阁,乾度似乎高兴的有些过头。” 夏允彝幽幽说道,目光中有一丝戏谑。 “各取所得,相互利用罢了。不过,吴昌时可不是周廷儒,张乾度要是得罪了他,恐怕……” 陈子龙和张溥、吴昌时走的近些,这二人都是睚眦必报的性格,二人相处,恐怕会矛盾从生。 张溥飞扬跋扈,锋芒毕露,他这些年赋闲压抑,对权力的渴望可想而知。 吴昌时城府极深,绝不会任人摆布。到时候他是选择自己,还是选择张溥,只有上天知道。 “周廷儒若是贵为首辅,也绝不会任乾度玩弄于股掌之上。乾度这是在下一盘险棋啊!” 陈子龙还是为张溥的托大而担忧。 “吴昌时还不至于如此,毕竟,只是些权位而已。” 夏允彝还不知道张溥和周廷儒这些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反而劝起陈子龙来。 “但愿如此吧,希望是愚兄杞人忧天。” 陈子龙说着,转移了话题。 “夏兄,说起来,完淳是不是已经过了10岁了” “陈兄,我想让他师从于你,你不会拒绝吧?” “我求之不得!” 陈子龙高兴了起来,夏允彝的儿子夏完淳,可是江南有名的神童。 他看了看夏允彝,思虑了片刻。 “忙完这一阵,我倒是想去一个地方看看。” “河南!” 夏允彝脱口而出,不带任何思索。 “是呀,河南!” 陈子龙眼神幽幽,带有几分期待。 “我也想看看,这个《中原日报》到底是何人所为这河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桃源?” 二人正在说话,忽然堂内传出众人惊恐的叫声。 “乾度,你怎么了” “乾度先生,你醒醒!” 陈子龙和夏允彝奔回堂内,只见众人乱成一团,张溥倒在地上,七窍流血,脸色灰白,一动不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