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 事无巨细 (第2/2页)
兄弟,共同起事,后刘国能归顺朝廷,李自成等人自然是对他恨之入骨了。 王泰微微一笑,没有正面回答。 “刘副将,河南官军经历数次大战,留下的不过一万多人,除去老弱病残屯田以外,剩下的也就五千。我打算整编他们,另成一军,由你任一军统领。新军需要编练,你也需要提升一下自我。你看可好” 历史上,李自成、罗汝才攻打叶县,正是刘国能守叶县。李自成力攻县城,城陷,刘国能被俘,不降遂被杀。 刘国能生死都不顾,他又怎么能投李闯 果然,刘国能脸上肌rou抽动,脸色通红,单膝跪下,抱拳行礼。 “大人天高地厚之恩,小人没齿难忘!” 他本是流寇降将,对他有忌的不在少数。王泰此举,显然是要为他正名了。 “什么小人,以后都是军中同袍,自家兄弟。” 王泰哈哈一笑,把刘国能扶了起来。 “刘兄弟,关外大战一触即发,或许很快,朝廷就要调我北上,和关外的东虏大战。我走后,这河南,还需要你的看守。” “小人愿意随大人北上,一同抗击鞑子!” 刘国能的迫不及待看在眼里,王泰微微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 “如果中原没有李自成,没有革左五营,咱们兄弟一起北上,征战沙场,收复我中华故地,重拾汉家子弟的尊严。可是……” “大人的意思是……” 刘国能看来是个直爽汉子,搞不懂王泰话里的意思。 “刘兄弟,我想让河南越来越好,百姓安居乐业,吃饱饭,穿暖衣,孩子有学上,人人都有尊严。我也想让这天下如同河南一般,百姓不再受苦。可是……” 王泰看着听的仔细的刘国能,忽然话锋一变。 “刘兄弟,你还能联系上李自成和革左五营吗?” 刘国能脸上又是一红,他手下陕西子弟不少,许多人和闯军等都是同气连枝,打断骨头连着筋,亲朋好友、叔侄舅甥的不少。大家私下里也有些书信往来,只要不过分,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人,你的意思是……” “刘兄弟,我没有别的意思,我也相信你,不然也不和你说这心里话。但凡事预则立,总要早做打算。” 王泰拍了拍刘国能的肩膀,看了一下工部小书吏,王英知趣地离开。 “我有两个想法,一是你派人去告诉李自成和革左五营那些人,只要愿意回来,过往一概不究,本官保他们衣食无忧,高高兴兴地过日子。二是你派心腹潜入两军,伺机而动。大明,经不起折腾了。” 王泰语重心长,刘国能看着王泰,重重点了点头。 其实只要河南保持善政,无论是李自成还是革左五营,在中原都没有立足之地。 “刘兄弟,你放心,无论是人、财、物,我都会鼎力支持!” 王泰这样布局,也是没有办法。 他的能力,仅局限于河南之内。河南善政,百姓从贼者越来越少,李自成在河南折腾不起来,但他可以去四川、可以去湖广,还可以再回陕西,天下之大,那里去不得。 此君犹如打不死的小强,坚韧果敢,折腾的能力,那不是一般的强,历史也早已证明! 能收为己用当然更好,王泰也有些期待,和李自成合作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不过,江湖上漂泊惯了,安逸舒适惯了,心早已经野了,根本收不回来。让李自成居于人下,做个富家翁,连王泰自己都不相信。 “大人,我下去这就安排!” 刘国能转身要走,却被王泰喊住。 “绝密之事,你知我知,两三个心腹即可。我从军中挑几个陕西子弟一同前行,互相照应。” 王泰郑重叮嘱,刘国能连连点头,心事重重走开。 “大人,咱们下一步,先从那里开始” 王英走了过来,上前行礼。 “王英兄弟,你是那里人呀?” “回大人,小人是汜水县人。” “汜水县人,你那里除了汜水关,还有什么古迹” “回大人,还有汜水渡口,早些年船来船往,不过有些荒废。” “渡口停几十条船没没事吧?” “大人,本就是黄河古渡,上百条船也没有问题。” “王英,下一步,咱们就修汜水县,顺便把虎牢关和汜水渡口给修葺一下。这一次,你要衣锦还乡!” 王泰立即开口,吓了王英一跳。 “大人,你是真是假周王、福王,还有唐王……” “国家大事,当然是真!” 王泰微微思索了一下,接着开口。 “汜水县军事重地,洛阳城残破,必须要修。至于周王、唐王,什么好处都想占,洗洗睡吧!” 他倒不是不想修开封城,关键是那些个皇亲国戚、豪强官绅集体失声,让他心寒。 他们又不是忍饥挨饿的百姓,凭什么让他们的花天酒地还要更舒适一些? 又是谁,让他们如此想当然,自以为高高在上 就像后世的米国佬一样,一个恃宠而骄的变态狂而已,还真以为自己高人一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