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 喜事 (第2/2页)
”,保管破了你的金刚不坏之身!” 王二使劲摇头,连连摆手。 “公子,你还是放过我吧。我这童子之身,还要交给我未来的相好!” 王泰哈哈一笑。这小子,当真是黑又硬,完全不知人伦之乐。 “陕西团练总兵” 大堂之中,看着桌上的官身文书,王泰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 团练总兵,后世的民兵队长,民间百姓,只不过能和官府拉上关系而已。 “兄弟你也别急,团练总兵好歹是个官身,考核、提拔都在抚台大人眼皮子底下,抚台大人对你青眼有加,以后就有好日子了。” 孙枝秀看王泰。低头不语,还以为他心里不高兴,赶紧在一旁劝道。 文世辅也在一旁温声劝道:“处之,孙将军说的没错。你现在有了官身,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方便了。恭喜你了!” “恭喜公子!” 张元平和王浩等人,也都纷纷上来道喜。 “那就多谢各位了!” 王泰拱拱手,微微一笑。 毕竟,大过年第二天就听到升迁之事,确实是个吉兆。 况且,能让倨傲倔强的孙传庭为他出头,确实是来之不易。看来,他已经获得了这位抚台大人的好感,甚至是提携。 不然,他也不会得到这个陕西团练总兵的职位。 天底下,没有人无缘无故去惠及别人。他并没有刻意巴结过孙传庭,这样看来,孙传庭确实是一位好官。 “王二,传下去,准备酒菜,我要好好款待孙副将和一众亲朋!” 大堂中顿时热闹了起来。孙枝秀是客人,文世辅和张元平虽然是自己人,但也是来拜年的友人。 “孙将军,我这西安府团练总兵,朝廷有没有正式的编制?不会还像以前,一样区区500人吧?” 酒菜上来,觥筹交错,王泰席间下意识地问了起来。 “怎么能和以前一样!” 孙枝秀放下了手上的酒杯,嘿嘿一笑。 “西安府团练总兵,虽然没有正式官阶,却挂的是总兵的头衔,整整有2000人的编制,饷银由巡抚衙门下拨。你小子还不满意吗?” “2000人的编制!” 王泰也是精神一振。500人的乡兵,他就敢弄到1000人,2000人,他还不弄到四五千人! “孙兄,兄弟,我多谢你了!” 王泰端起一杯酒,二人相碰,一饮而尽。 “孙兄,陕西团练总兵,那以后乡兵的驻防,还有职责,是不是也要有所变动” 王泰亲自给孙枝秀倒上一杯热茶。 “要不说抚台大人对你小子是青眼有加。” 孙枝秀黑脸通红,但显然没有喝多。 “抚台大人念在你要垦荒赈民,允许你继续驻防在咸阳县的乡兵营地,反正距离西安城也不过三十里地。镇守之地除了西岸府以南地面,还有西安府周围南山的匪寇,和以往差不多。” “西安府周围,南山” 王泰摇摇头,苦笑了一声。 “哥哥,西安府以南,南山数百里,我手下的这些兄弟,恐怕难以顾全吧!” “兄弟,不要着急,一步一步来。抚台大人如此安排,尽力而为就是了!再说了,即便剿匪不力,有抚台大人和督师顶着,压不到你头上!” 王泰茅塞顿开,点头道:“孙兄回去后,向抚台大人转达兄弟的谢意。告诉他,我必不负他的厚爱!” “兄弟,无需如此,你只要好好做事就行。” 孙枝秀笑道:“兄弟,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做大事的人。在大明朝,无论有没有功名,想要做事就得先做官,官越大,能办的事才越大。要不,全都是狗屁!” “哥哥说的是,多谢抚台大人的栽培!” 两人相对一眼,又是哈哈大笑,举起酒杯碰了一下。 孙枝秀放下酒杯,喝了一口热茶,脸上红光满面。 “兄弟,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团练总兵,只要跟着抚台大人打上几次仗,剿上几次流寇,用不了一半年,你就是朝廷的正式官员了,而且官阶不会低。” 孙枝秀看着王泰,摇头道:“官场上都是拿银子办事,你倒好,不声不响,抚台大人给你安排好了官职。看来,抚台大人对你,确实是另眼看待啊!” 王泰微微点头道:“多谢抚台大人提携!” 孙枝秀放下筷子,摇了摇头,惋惜道: “王泰,说起来事有蹊跷。大人向朝廷保举你为西安府守备,本以为板上钉钉的事,谁知道到头来,却只是个团练总兵。” 众人都是一愣,文世辅也是愕然,放下筷子问道:“孙副将,是不是朝中起了什么变故,又或者是处之得罪了什么人,有人要和他作对” 张元平沉思道:“杨阁部和抚台大人一向不和,会不会是那里出了什么岔子,故意要给抚台大人难看” 这些人和王泰待在一起,杨嗣昌和孙传庭之间的龌龊,众人也都是有所耳闻。如今看来,只怕是杨嗣昌和孙传庭的明争暗斗,波及到了王泰。 “不大可能,一个小小的西安府守备,还不值得杨嗣昌这样的国家重臣去使绊子。一定有其它的缘故。” 王泰微微思虑片刻,断然说了出来。 编撰篡改之史,以讹传讹,不仅污了后世之人,也让民间坊间流言蜚语,污了多少人的清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