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四二章 女子(两章合一) (第2/2页)
手的,便是定国公府。 杜老爷和杨娘子的死讯传来,莫先生便去查了,可是除了查到田珍珍做月子时,杨娘子和很多商户娘子一样,曾经登门道贺以外,杜家和颜家便再无交集。 而那次登门,杨娘子也只送了一篮鸡蛋而已。 因此,莫先生才确定,这一男一女的目标只是杜家。 现在,他从两名杀手的口中再次坐实了自己的猜测,杜老爷夫妇死了,这两人便准备离开时丰县了。 可是吴员外不答应,他不能白被揍,他的大腿上不能白白被人刻字,且,若是这两人就这么走了,他怕是这辈子也别想报仇了。 “现在城门关了,他们不能出城,你马上派人,到城门口守着,不能让他们活着离开时丰,老子这伤不能白受,一定要让他们拿命来还!” 吴员外气极败坏,莫先生直皱眉,他指指地上的两个人,道:“老爷,这会儿再去雇人怕是来不及了。” 吴员外大怒:“花钱雇来的也是废物,还不如咱们自己的人,去,把咱们留在城里的人全都叫过来!” 莫先生眉头动了动,吴员外是要鱼死网破吗? “老爷,这两人不是冲着咱们来的,咱们见好就收吧。” “去你妈的见好就收,刀子没有割在你腿上,少废话,快去!” 吴员外对莫先生素来敬重,现在爆了粗口,眼见是真的急了。 莫先生叹了口气,转身走出院子,叫了一名心腹过来,让他把住在口子巷的人全都叫过来。 口子巷离吴府不远,那里住了五十多人,都是吴员外豢养的青壮,这些人平素里不出来,但凡生意有搞不定的事,这些人便会过去,将人打个半死。 片刻之后,这五十多人便在吴府聚集了,吴员外被人搀扶着,站到台阶上,看着被火把映红的年轻面孔,吴员外大吼:“一颗人头三百两!” 一颗人头三百两,两颗就是六百两。 在时丰这个穷得鸟不拉屎的地方,六百两银子,足够一家十几口吃喝不愁一辈子。 这五十多人谁也没有见过那两个人,见过那两人的现在还躺在院子里,无奈之下,莫先生只好派人去把酒楼的伙计叫了过来,那伙计是见过这二人的。 五十多人浩浩荡荡出了吴府,莫先生亲自指挥,一队去了客栈,另一队则埋伏在去城门口的必经之路。 吴府终于恢复了平静,吴家的少爷和小姐们全都没有出来,这些日子,家里闹得不可开交,父亲受伤,脾气乖张火爆,母亲一反常态,状如疯妇,每日虐打姨娘和通房,父亲却不闻不问,庶子庶女们整日惶惶不可终日,嫡子嫡女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生怕母亲真的疯了,父亲会将母亲扫地出门。 今天晚上,他们躲在各自的房中,听着家里的动静,越发害怕。 直到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了,吴二小姐才大着胆子去了母亲的院子。 吴太太目光呆滞,看到女儿来了,她冲上来将女儿紧紧抱住。 “你爹他疯了,他被那个女人蛊惑,真的以为自己要做皇亲国戚了,他疯了!” 吴二小姐一怔,问道:“娘,您说的是田氏吗?” 吴二小姐待字闺中,可是街上的传闻她也听到一些,再加上母亲独自哭骂的那些话,她大致是明白了,父亲之所以会被捉jianian,是因为那个被颜大人休弃的田氏。 “她?她算个屁!”吴太太越想越怕,她拉住女儿的手,急急地说道,“娘想好了,让你提前出嫁,你嫁出去,就和吴家没有关系了,再大的祸事,也不会牵连到你。” 吴二小姐早就订亲了,未婚夫是府城的一名秀才,虽然家境比不上吴家,可却是实打实的读书人,日后有望科举入仕,母亲托了人,好不容易才给她订下这门亲事。 婚期临近,就在三个月后,嫁妆都已经准备好了,想要提前,并不是不可能。 “可是,娘为何要急着把女儿嫁出去,府城离时丰那么远,女儿嫁去以后,怕是一年到头也不能回来一趟。” “不能回来就不要回来,这个家,你离得越远越好”,吴太太想了想,狠了狠心,说道,“你爹自从上次从府城回来之后,就像是被猪油蒙了心,一门心思要去勾搭那个姓田的小妖精,那个女人没安好心,我劝过你爹,他却说我头发长见识短。” 从府城回来? 吴二小姐想起来了,父亲要到府城办事,刚好也要和她的未来夫家确定婚期,便带着娘一起去了。 好像就是从那次回来之后,家里便有了变化。 “您说的那个女人,是田氏吗?”吴二小姐试探地问道。 “当然不是,姓田的什么也不是,不过是个肚子而已”,虽然只是个肚子,可是吴太太依然咬牙切齿,恨不能把田珍珍扒皮抽筋,“那次从府城回来的路上,在路边馆子里落脚打尖的时候,有几个人也在那里,他们的马车坏了,一时半刻修不好,你爹见他们说的是官话,且谈吐不俗,便和他们搭讪,说着说着,那几个人的女主子便过来了。 你知道你爹,那就是个见到女人便走不动的,偏那女子,穿著打扮与众不同倒也罢了,偏偏还戴着面纱,京城的大户女子才会戴面纱,咱们时丰县就没有戴那个的,你爹立刻就像是狗见了骨头,唉,算了,我懒得说了。 后来,他和那女子一见如故,还把我们的马车让给了那女子,害得我们在半路上多待了两天,才让人重新买到马车回来。 我以为这件事便过去了,早就抛到脑后,没想到过了半个月左右,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正是那女子手下的一名管事,那女子一心向佛,如今住在城外十里的祥云庵,祥云庵里原先有两位师太和一位带发修行的女居士,那女子给了银子,把这三位全都请走了,她成了祥云庵的主人。 你爹就像是中了邪,让我带着你过去拜访,还说他慧眼识珠,这女子定当出身不凡,我才不想让你去见那个来历不明的女人,便没有告诉你,自己去了一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