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五胡乱华和衣冠南渡 (第1/2页)
作为祁元《中华上下五千年》系列的又一部力作。 《两晋南北朝》在还未上市的时候,在市面上,便有了各种各样的消息在流传。 比如曾有传言说,星城出版社的编辑们,曾经力劝过祁元,不要发布现在的这部《两晋南北朝》。 似乎是整个星城出版社的编辑部,都不是很看好《两晋南北朝》。 但是祁元却一意孤行,坚持要发行这一部。 而作为佐证,很多的网友们发现了关于《两晋南北朝》的宣传,星城出版社的动作,和这个系列的前面几部,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一次,星城出版社仅仅是在官方微博上,官宣了新书的发布日期,但是对于新书的内容,是只字不提的。 而在以前,按照惯例,星城出版社的宣传,都是会选择一些新书里的好的句子,来发布倒计时的。 这样,便于吸引读者。 但是这一次,星城出版社没有这么做。 难道,是因为这一次的新书里面,都找不到一句可以让大家念念不忘的句子? 或者说,这一部书的内容,确实是乏善可陈,祁元已经写不出新意了? 在之前的几部书里,祁元给大家贡献了无数的佳句,都是可以用做名言警句的那种。 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等等等等。 而新书里面,一句这样的句子都没有? 这话说出来,都是没有人相信的。 …… 丁中,祁元的一个骨灰级书粉。 他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 他的职业是一个全职网络作家。 在终点小说网,写了十多年的书了。 之前的几年,他一直是个扑街。 而最近的几年,在祁元开创的仙侠修行体系的小说架构之下,他走出了自己的路,写出了大火的仙侠小说。 现在在网文届,他也算是一号人物。 而在网文届,很多人都知道,他就是祁元的头号粉丝。 《两晋南北朝》一上市,他便立刻买了十套。 然后他一边在一个两千人的书友群里,看着很多人都在说讨论说开始准备看书了,一边自己也翻开了《两晋南北朝》,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 …… 公元249年,大将军曹爽为司马懿所杀。 这一下,正式开启了司马家族独掌大权的局面。 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很多的魏晋名士。 其中便以竹林七贤为代表。 比如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他在司马氏的治下,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是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处事态度。 这些名士,有的闭门读书,有的游戏山水,有的放浪形骸,有的大醉不醒。 他们,成为了魏晋时期,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名士的典型。 阮籍在政治上,是倾向于曹魏的。 他一直对司马家心怀不满。 所以他不愿意和司马家合作,但是又想要保全性命,所以就经常性地借着醉酒装疯卖傻,来逃避当权者抛出的橄榄枝。 司马昭曾经想要将武帝司马炎之女许配给他。 他不好当面拒绝,于是日夜饮酒,连醉六十天,人事不省,司马昭这才作罢。 钟会嫉妒阮籍的才华,于是就和阮籍讨论国事,想要从他口中套出一些悖逆之言。 但是每一次,阮籍都狂饮大醉,最后大哭大笑,对政事不提一字,钟会都拿他没办法。 看到这里,丁中在群里发言了。 “阮籍的避世,不仅仅是远离政治是非,同样也是逃避生活中的礼法桎梏。这样的生活,感觉很舒服啊!” “两晋南北朝的剧情,这个开篇,我看的不是很懂……感觉整个天下,虽然是一统了,但是总觉得看起来不是很舒服啊!” “我就服刘禅乐不思蜀!” “你还没从上本书里出来呢?” “司马氏拿下天下,是真的恶心!祁元这是故意写来恶心读者的吧?” “大家讲道理,曹刘孙谁得了天下,我觉得都很不错。现在怎么看这个司马家,怎么不舒服!有没有看到了后面的兄弟,告诉我,司马家什么时候死完?”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这是阮籍的诗,写的真好。” “阮籍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俗话说的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到底是什么样的伤心事,让阮籍一路狂奔,嚎啕大哭。” “阮籍到那个素不相识的女子的灵前大哭一场的剧情,感动到我了。那家人根本就不认识阮籍,阮籍和女子也不认识,但是他就是要跑去大哭一场,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里,除了她的家人,谁会在意一个未婚女子的死亡呢? 但是阮籍却亲自登门吊唁,为美好青春的逝去而流泪。 在世人的眼里,阮籍的行为是非常荒诞的,我想,很多的读者们在读到了这一段的时候,应该也是这样的想法吧?阮籍仿佛就是个精神病患者,不该哭的时候泪如雨下,该哭的时候,却又无动于衷。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竟然一滴泪都没有掉。 我认为吧,阮籍不哭,并不是意味着他不孝。而是他不想要把这种悲伤,当做一种当众的表演。阮籍的境界,不知道比我们高了多少。 两次葬礼,哭与不哭。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实藏着阮籍那颗悲悯的心。”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是阮籍在那个时代的呐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祁元,对这个时代的呐喊!” 曹魏景元四年。 嵇康被杀。 这一天,洛阳城挤满了人。 人群里,有嵇康的亲朋好友。 有和嵇康素不相识,但是倾慕他才华人品的豪杰们。 有前来请命,要求释放嵇康的民众们。 而面对着黑压压的人群,嵇康从容地弹奏了一曲《广陵散》。 使得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嵇康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曹魏时代的末期,曹氏和司马氏争权夺利,朝廷腐败得厉害。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文人们,不但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报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