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蓑衣事件 (第1/1页)
“好,那你先处理这里的情况,我看看惊没惊动动其他人。” 赵青梅顿了顿,便走出了屋门。 沈家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和赵青梅讲。 看着赵青梅的背影,施良沉默了一阵,随后低着头,看向了李婶被啃食的rou身。 rou身血rou模糊,尤其是腹部五脏,啃食了一半,还有一半留在腹中。 几只灰毛大老鼠还趴在上面,来回窜动着。 “嗤嗤!” 施良血气涌动,两指点在灰毛老鼠rou体上,灰毛老鼠瞬间化成一滩血水。 “这尸体上还有绳子,难道是被人杀害?” 施良看到李婶尸体上还有绳子,自语了一声。 李婶和小丫到底是被谁杀的,为何要杀她们两个孤儿寡母呢? 突然,施良看到旁边桌子上的酒壶。 酒壶上刻着天元两个大字。 天元酒肆是天元商会下属酒肆,说到天元商会那可不一般,纵横天宣府十七道三十九城最大的商会。 天元酒肆在天宣府之地,也是遍地都是。 要说施良为何对天元酒肆印象深刻,因为在码头当劳力的时候,漕帮新秀最喜欢的就是这天元酒肆的红曲。 莫非是漕帮!? 但李民好歹也是因为运输货物才变成鬼身,按漕帮规矩要照顾好下属妻儿,怎么会无故加害? 难道这其中还有其他隐情? 施良拿出怀中书册,翻看了起来。 前几页都没有多大变化,直到第四页发生了一点变化。 “天鸿年间五月二十,协助超度阴魂三十二,获阴德一抄。” “天鸿年间五月二十一,斩杀异变饿鬼(小鬼),获阴德八撮。” 灭杀人面蜘蛛没有获得一丝奖励,反而钉魂柳上的阴魂得到了一些阴德。 “饿鬼.......” 施良沉吟了片刻。 三天是饿不死人的,这说明李婶和小丫体内血气被抽净,然后活活饿死的。 人体内没有血气支撑的话,活不过一日。 抽取血气这种手段漕帮鲜少有人会,迄今为止让施良感觉邪门的只要那沈家。 也有可能是沈家,为了调查施良,从而暗中杀害了李婶和小丫。 施良轻轻关上屋门,等待明早镇尉捕快来处理这杂事。 .......... 走出屋门的时候,赵青梅踩在凳子上,点着脚尖,佯装摆弄着灯笼,但暗中却是观察周围街道。 “我们回去吧。” 看到赵青梅努力踮着身子,施良有些心疼。 “呼。” 赵青梅吐出口气,擦了擦额头汗水才点了点头。 回到家的时候,赵青梅和施良简单洗漱后就躺在了床上。 “夜色深了,快休息吧。” 赵青梅说了一声。 “嗯。” 施良点了点头,脱了衣服躺了下来,心中却还在想方才的事,到底是漕帮,还是沈家,亦或是其他阴邪妖魔。 “没想到李婶和小丫都死了。” 赵青梅趴在施良怀中,声音都变得有些低沉起来了。 李民一家和施良,赵青梅认识三四年了,关系十分不错,但就在短短几天内,全部死了。 施良看着破败的屋顶,没有说话,只是用力抱了抱赵青梅。 赵青梅抿了抿嘴唇,叹了口气,“你还记得铁娃吗?” 铁娃在施良记忆最深处,还是那年洪水。 洪水过后,庄稼地颗粒无收,无数百姓没有粮食,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当时的镇尉贪污受贿,将朝廷赈灾的银钱,粮食全部吞并,可谓是胆大包天。 当时的黎镇,可谓尸横遍野,千里哀鸣。 施良和赵青梅两人只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少年少女,施良父母刚刚去世,遭逢如此罹难,家中只有一小袋米。 两人在高坡上安置处休息,用一小袋米煮了两碗粥,当时的施良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东西了,而这一碗粥是他最后的食物,没曾想半夜有人偷摸靠了上来,想要抢夺施良手中的粥。 这偷摸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施良的一个发小铁娃。 铁娃也是几天没有吃过东西,当时饿的他已经失去了理智,拿着柴刀的手都没有了气力。 施良不是铁娃的对手,粥在两人争抢之时掉落在地。 施良记得真切,铁娃俯下身子,不顾一切的舔食着地上的泥土和米粥。 他还记得,赵青梅拿起那柴刀一刀就砍死了铁娃。 他记得,最后是赵青梅将自己的粥分给了自己。 那是两人第一次发生争执,因为铁娃的死(主角那个时候没穿越)。 怎么争吵的施良大多都忘记了,只是记得喝着半碗粥的时候,赵青梅说过的那一句话。 “你就是我的命。” 恍惚中,施良回忆起了好多往事。 好半晌,他才点了点头:“记得。” “我不会再让那样的事情发生的。”赵青梅抬起头,认真的看着施良。 “这话是我说的才对。”施良低声道。 两人就像是枯竭河水中的鱼儿一般,相互依偎的活着。 赵青梅保护着施良,而施良同样保护着赵青梅。 ............. 不知不觉天就亮了,迷迷糊糊的施良听到声响。 “要不今天就别去作坊了。” 施良看到赵青梅起身穿衣服,关切的道。 赵青梅摇了摇头,“不行,作坊内有一批锦缎只有我会缝制袖口,我必须要去。” “那好,我也去衙役整理一下卷宗。” 施良也起身穿上了衣服。 赵青梅煮好了粥,自己随意扒拉了几口便匆匆离去了。 施良吃过粥,从怀中拿出了唇脂,放在桌子上才走出了家门。 他先是来到了镇尉府,向巡守的两个捕快报告了案情,随后回到了太武庙。 老余坐在弄堂喝着茶,似乎还在回味昨夜的戏曲。 “杨杰呢?” 施良扫视了一眼,有些奇怪的问道。 老余放下茶杯,回道:“他在看卷宗,好像是调查蓑衣事件,这小子性格就是执拗,十几年的事情还有什么好调查的。” 蓑衣事件,施良作为土生土长的黎镇人士自然也听过。 传闻每到六月十五的时候,便会死去一个十五岁零五天的女子。 女子尸体会被挂在房梁,口中含着一口水,身上穿着蓑衣,脚下穿着红鞋,红鞋上挂着一块秤砣。 女子身上没有任何伤口,也不是被淹死,五脏六腑都是好好的。 一直从十四年前到今天,已经成为黎镇一桩悬案了,每年都会有阴司小吏去调查,但大多都没有结果。 而眼看今年六月十五马上就要到了,一些十五岁女子都迁到了外镇去了。 老余顿了顿,幽幽的道:“根据以往的卷宗,调查此事的小吏后来大多都没有好结果,可能是被阴邪之物侵染,失了气运。” 这话明显是在提醒施良,让他不要去插手这事情。 施良点了点头,此刻他的身上还有诸多麻烦,哪有功夫调查这十几年前的悬案。 就在这时,成然走了进来,“六月初三,山神招婿,那野山阴气密布,尸骸众多,孙大人让你我二人到时候前去除阴。” “知道了。”施良心中有些诧异,回了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