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章 灭秦不易  (第1/1页)
    写好之后,子婴把竹简卷好让下属捆扎,用封泥固封。    他专门叮嘱传信的人,让武关的主将和两个副将共同阅览。    此时,函谷关城墙上,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着。    十六、十七、十八日三天,是楚军在攻城,今天换成是赵军攻城。    子婴在处理完公文后,登上城墙督战。    今天,指挥赵军攻城的武将,旗帜上有个“陈”字。    子婴估计,很有可能是陈余。    上次赵军攻城,旗帜上是“李”字,很有可能是李左车。    赵军的攻城器械虽然比楚军略差一些,但有部分赵军比楚军更悍不畏死,秦军的守城作战也并不轻松。    在函谷关秦军全力抵抗下,赵军无功而返,留下数千具尸体。    晚上,赵营。    赵歇和重要臣子们在帅帐里,大家都颇为郁闷。    赵歇道:“攻城两日,折损过万人,函谷关还是固若金汤,再这样打下去,就算把赵军全部士兵填上,也拿不下函谷关。”    丞相张耳道:“楚军折损更多,项羽或许也为此苦恼,不如向他提议,暂停攻城,等北上的李左车、钟离昧消息再做打算。”    赵歇没有意见,也只好如此了。    第二天一早,赵歇来到楚营,见到了项羽。    此时,项羽正郁闷着,连日来的攻城,折损了数万人,却无法撼动函谷关。    赵歇向项羽提出相关建议。    范增同意这个建议,项羽虽然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即攻下函谷关,但函谷关久攻不下,最终还是同意暂停攻城。    十月二十这天,秦军跟往常一样,做好迎战的准备,而楚军却没有来。    子婴乐于见到这样,时间对他有利。    ————————    函谷关以西约一百里处。    原本由北向南流的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改为向东流。    这里有个渡口,名为风陵渡。    渡口南岸乃是秦地,渡口北岸乃是原魏国国土。    巨鹿之战失败、章邯向项羽投降后,秦国很快失去了对武关、函谷关以东,以及黄河对岸的控制权。    风陵渡以北土地,成为了重新复国后的魏国国土。    在风陵渡以南不远便是阴晋,几百年前,魏国和秦国曾经爆发过大战,史上称为阴晋之战。    这天,被调派来这里修筑工事的刑徒们,和部分秦兵一道,跟往常一样劳作着。    在风陵渡属于秦地这一边,在渡口岸上修筑坚固的墙体,墙体从渡口开始向两边延伸,已经修筑了三千多米长,墙体高度为函谷关七成,每个一段距离都建造一座高度更高的瞭望塔,既可以观察对岸情况,要是有敌军渡河,还可以居高临下用弓弩射击。    从墙体五分之四高度以上到墙体顶部,布满了锋利的刺。    在墙体背后,配备一定数量的投石车,万一有敌军渡河,可以抛投石弹进行打击。    在墙体前方,是滔滔的黄河水,河水与墙体之间,只有极小位置可让人立足,别说秦军绝对不允许敌军渡河,就算真有敌军能在晚上偷渡过来,在没有云梯之类攻城器械得情况下,那墙体上的刺,根本无法让人攀登上墙。    这是子婴想出来的杰作,尉缭觉得很好,命人火速实施。    午时,秦军吹响了号角,忙碌中的刑徒门停下手来,所有秦军都拿起武器,做好战斗准备,在瞭望塔上的秦兵们,密切注视着风陵渡对岸情况。    ————————    风陵渡北岸,数万军队集结在此。    这支军队,以楚军和赵军为主,有少量的魏军。    钟离昧、李左车率军北上渡河后,在当地魏军的带路下,首先来到了距离最近的风陵渡。    望着对岸秦军的防御建筑,望着滔滔黄河水,成为了无法逾越的鸿沟,李左车心中在深深叹息着。    看来,是秦王或尉缭,早就意识到黄河防线的重要性,及早加筑防线。    风陵渡是这样,蒲津渡和龙门渡,很有可能同样如此。    看来,要攻入关中,要找捷径太难了。唯有不惜牺牲,正面突破,才有灭亡暴秦的可能。    钟离昧很是郁闷,韩信预测成功率顶多只有五成,果不其然,对岸秦军如此加固防线,无论是渡船作战还是夜间偷渡,都没有突破的可能性。    李左车叹息道:“钟离将军,龙门渡和蒲津渡十有八九也是如此,灭秦不易啊!”    钟离昧道:“秦国只是垂死挣扎,有上将军在,定能灭秦。”    秦国已日薄西山,就算灭秦出现困难,有项羽这样的统帅,有数十万强大楚队,他不信灭不了秦国。    钟离昧做出决定,让李左车跟他分开,由他率军赶往蒲津渡,由李左车赶往更远的龙门渡。    另外,他再派快马向项羽报告风在陵渡情况。    ————————    两天后,项羽接到了钟离昧的报告。    “哼!”    气急的项羽一拳重重地打在案几上,力大无比的他,让案几从中断裂。    他很不得立即杀入关中,手刃秦王,杀尽为秦国卖命的人,却偏偏被函谷关阻挡,黄河防线又难以突破。    “暴秦就算避而不战,我也要杀入关中,宰了嬴子婴和尉缭!”    项羽咬牙切齿着。    范增道:“事到如今,除了正面攻城,别无他法。”    他很是郁闷,要是无法突破黄河,只能在函谷关外长期对峙,秦国多少还能动员一些男人从军,就算楚军每天攻城,拿人命来填,也还不一定能攻下。    本来已经暂停攻城,盛路之下的项羽再发出攻城令。    ————————    函谷关,在秦王卧室隔壁,专门有个房间,供秦王批阅公文、处理政事。    这天,正在批阅公文的子婴,接到了风陵渡守将派人传来的报告,得知在风陵渡对岸曾出现大批敌军,之后敌军北上。    对此,子婴只是淡淡一笑。    任命尉缭为丞相,重整朝纲;    挫败刘邦诡计,守住武关;    在函谷关坚守,屡屡击退楚军、赵军进攻;    黄河加固防线,让敌军无机可乘;    穿越到本时空已经一月有余,子婴对保住秦国越来越有信心。    “传令厨子,今天晚饭加rou,再做五十人分量的好菜!”    “诺!”    子婴今天心情不错,命令发出后,随即站起身来,伸伸懒腰。    在军中每天都是粗茶淡饭,他要跟军候以上武将们一起吃顿好的。    子婴迈步走到门后,打开屋门,寒冷的北方吹来,刮在在他脸上。    这是阴冷天气,昨天才下过雪,关城内许多地方尚有积雪。    子婴行走在关城内,最后来到东城墙下,沿着阶梯而上。    登上城墙,向前望去,楚军正在推着攻城器械前进。    城墙下伏尸累累,还有许多被烧毁的攻城器械,今天已经打退过楚军一次进攻,楚军正组织第二次攻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