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737章:儒释道和墨家 (第1/2页)
长生门的那几位创始人,之所以修炼武道,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武道修为,可以帮助参悟天地大道。 这点,很早,就被道家中人,给率先发现了。 不过,绝大多数的道家成员,说真的,对于天地道法的理解,其实都是相当粗浅的。 就算经过多年的研究,道家成员,对道法的理解,的确有了不小的进步。 但还是不够。 也因此,大多数道家中人,逐渐的,也就放弃了,谋求长生的想法。 对于多数道家中人来讲,能在武道修炼上,取得一定的突破,这,其实就已经不错了。 其它的,也不是他们所能想的。 但对于长生门来说,他们可不是那样。 他们始终坚持谋求长生。 这个理想,这种信念,被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从来,就没有变过。 当然了,长生门的人,也清楚,他们每一代,总共,就那么几个人。 想要出成果,光是这么几个人在干,是完全不行的。 必须要群策群力才可以。 越是想搞那种大的研究,就越是如此。 只是,单纯的多招人,并没有意义。 群策群力的基础,是参与的人,必须得是对天地大道有研究的人。 但有研究天地大道资质的人,说真的,在世俗界,就真的很少很少。 这种悟性,基本上,完全都是天生的。 天生悟性达不到要求,后天,再怎么努力,也几乎不可能参悟得了天地大道。 而就那么些,有参悟天地大道资质的人,很大一部分,还并不愿意投身于这一行。 在世俗界人类中,能有参悟天地大道资质的人,一般来说,要么,天赋异禀,在某一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天赋。 要么,天赋虽然不高,但是,却具有非常强大的气运。 具体的最大表现,就是出身,基本,都是王侯将相,钟鸣鼎食之家。 而这两者,哪一种,都不是一般人。 对于这两者而言,他们所能做的事情,那真的是多了去了。 加入到道家,对他们而言,真的不是什么好的选项。 参悟天地大道? 这个,在多数有这种资质的人看来,其实都如同笑话一般。 参悟它,干什么? 有什么用? 无非就两种目的而已吧? 第一种,是纯粹的,出于学术目的,打算研究天地。 这样的人,的确有。 可是,数量也真的很少。 就算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却也根本不会把这种想法,当做毕生事业去追求。 第二种,才是真正主要的原因,就是追求长生。 不过么,经过道家那些不成器的弟子们,长年累月的败坏名声,道家的名声,相比早期,已经差很多了。 人们对于长生之道,也几乎完全失去了兴趣。 当然了,话准确的说,并非就真的不想长生了,而是不想再上当受骗了。 可不是么,之前道家,几乎把长生,这件事的名声给彻底败坏光了。 基本上,长生这两个字,不要说外人都不相信,就连道家中人自己,后来也已经不提了。 也就是说,道家自己,都不相信了。 而道家一衰微,同时呢,佛家又遭到了世俗皇权的强力打压。 虽然说,佛家的力量很强,影响力也非常大。 可是,在世俗朝廷接二连三的打击之下,佛家却也损失惨重。 面对这种损失,佛家,逐渐的,也开始收敛起来。 一方面,佛家不再插手世俗朝政。 这也是必须要做的。 开玩笑,再遭到连番打击时,还敢继续插手朝政,那跟自杀,就没有任何差别了。 真要是想自杀,直接横刀抹脖子,跳崖跳河,上吊,那不比这爽快? 但光是如此,却也还是不够,世俗皇权,之所以打压佛家,当然有佛家插手政治,干预朝政的因素。 但也并不光是如此。 佛家和儒家不一样,佛家,一开始的教义,就带有强烈的出世性质,他们所要追求的,那就是来世,说白了,就是想,能够在死后,有机会升入极乐世界。 这样的教义,所吸收到的人,当然也都是对世俗界,不那么感兴趣的人。 也因此,佛家对于朝政的干预,始终是比较弱的。 但是,佛家有一段时间,在道家刚刚衰落的那段时间内,它太过于强盛了。 声势,实在是太浩大了,信徒数量呢,也实在太多了,不光底层的老百姓,大部分都信仰它。 就连上层的王侯将相,大多也都是佛家的信徒。 这么多人信仰佛门,一方面,给佛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让佛门有了极其丰厚的财产。 而当时呢,因为有一段时间,就连皇帝都虔信佛教,因此,僧人,是不需要交税和服役的。 这,相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待遇就已经算够好了。 但后来的皇帝,为了彰显自己信仰的虔诚,甚至继续扩大对佛家的恩典。 这就让佛家弟子过得是越来越好,地位也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