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07章 有一个道观很邪乎 (第1/1页)
一品寒门第807章有一个道观很邪乎被割去功名,还把瞒报的一千多亩田都登基在册,谭家没本事和钦差斗,便去央求罗绅出头,至少把功名要回来。 若非谭巩不是自己派出去的,罗绅绝不会蹚这浑水。 他分得清轻重。 其实谭巩不是他亲外甥。 谭家要结交侯府,家主谭庸便把一个美女给罗绅做小妾,说是他妹子。 谭庸叫罗绅妹夫,谭巩便叫他舅舅。 罗绅明白,他若不把这个场子找回来,以后就不好联合官绅豪门抵制新政了。 人心涣散后很难聚拢。 做为皇帝的老丈人,又是益淩府最显贵的权贵,安国侯罗绅也是个有脾气的人,岂能咽下这口气,连夜写一封信将此事禀报贵妃。 制裁谭家就是欺负罗家,欺负罗家就是打皇帝的脸,皇帝连自己的老丈人都保护不了,他哪里还有尊严。 自然信里少不了添油加醋,尽显侯府的忍让和委屈,把孟青云说成十恶不赦的大恶人。 而且,他们开始串联所有官绅、豪门、大户,联合起来抵制新政推行。 他不相信孟青云敢犯众怒,也不相信孟青云一直会呆在益淩府。 ······ 重拳将谭家打下神坛,益淩府官吏的干劲大振,积极宣传推行新政,当然好多官吏也是做给钦差看的。 孟青云一听来了精神,对安大雄道: 进来的是一僧一道一丐,他们真名分别叫赵豆、白彪、丁二猛,三人拱手见礼。 这三人孟府的人都熟悉,他们曾奉先皇旨意保护孟府,孟青云数次出征,他们都解决了孟府的危急,尤其在孔莹怀孕期间,遇到危险,他们出手杀人护的孔莹周全。 这份情孟青云一直记在心里。 明面上孟青云没有和三人结交,暗中让安大雄等人送过不少银子或物品,可以说都是老朋友了。 三人也不客气,将石大丙的书信交给孟青云,便坐下喝茶。 赤岸县百姓涌入京城,惊动了盛腾,他感到事态严重,便和孟青云、石大丙商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灭阻碍新政推行的这股力量。 武德司暗查,孟青云明访。 武德司比孟青云早出发三天,石大丙亲自带队,出动一百多人,分成十六组,在每一个县都进行暗查。 武德司隶属皇帝,查出问题可直接拘捕官吏,这比孟青云带兵暗查方便快捷。 看完信孟青云暗赞武德司的办事效率,短短数日将各县推行新政不利的原因查清楚,还将同流合污的官吏捕拿,现在石大丙亲自押解这些人来益淩府。 孟青云点点头道: 攻心为上。 这些百姓现场吐露心声,比什么宣传都扣人心弦。 赵豆提起话头,白彪补充道: 丁二猛又补充道: 这事真有怪。 晚上城门关闭,这些人明显是在观内过夜。 可为什么不白天去,偏要晚去早归? 其中必有蹊跷。 ······ 聂枢寅的心又一次被沉重一击。 他已经得到治下好些知县被武德司秘密抓捕的消息,赤岸县令柴寐被捕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武德司是皇帝的狗,被他们盯上自然没有好果子吃。 这事越来越对他不利了。 聂枢寅瞬间明了,这是个局。 皇帝联合孟青云、武德司布的局。 怪不得孟青云迟迟不对益淩府官员动手,原来他摆下迷魂阵,明面上督促官吏推行新政,暗地里武德司却在寻找证据。 双管齐下,好计谋啊! 现在在各县找到了证据,他的仕途肯定会受到影响。 如何自救? 按照惯例,这些落马的知县不敢将他供出。 他们清楚,自己顶缸后,聂枢寅会想办法把他们捞出来,过上三五年还有机会卷土重来,把他供出来他们就永远失去翻身的机会。 孰轻孰重他们会掂量。 可万一有人供出自己呢? 嗯······死不承认! 自己又没有在各知县处留下丝毫证据,最多就是御下不严,降职也还在这个圈子里,花点钱过几年又能上来。 好些事都是他和安国侯谋划的,连潘佾都不知道,要证据也只能在侯府找。 量孟青云没有胆子动侯府,只要侯爷安全,自己就绝对安全。 嗯······让本府想想,到时候把谁扔出去顶缸。 ······ 聂枢寅惊道: 听到城门军士禀报的消息,聂枢寅很是惊诧。 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不然他连招呼都不打就连夜出城,还把所有人都带走······难道是侯爷的家书起了作用,皇帝连夜召他回京? 有可能! 罗贵妃极为受宠,她的父亲被孟青云羞辱,自然得施以援手,不然哪有面子。 也好,这个瘟神走后,益淩府又能按照以前的方式运转。 新政必须抵制。 最好的结果就是取缔。 聂枢寅想验证自己猜测,唤进随从道, 聂枢寅带几个随从去行辕,却见钦差卫队的一切物品皆在,唯独少了人和马。 嗯? 孟青云去哪里了? 这厮就不是个消停的人! 聂枢寅眉头紧皱,回到家里彻夜无眠。 ······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