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信仰成神(10.6k) (第2/5页)
静,双手作揖,做最后的告别。 在两名甲士的押送下,赵高缓缓退出了冀阙殿。 赐三尺白绫一匹。 这就是贵人们体面的死法,保留了全尸的同时,也可以对外宣传乃是病故而亡,勉强保留了最后的一点面子。 想不到,赵高一介阉人,居然也享受了一番贵人们的待遇。 当然,这也算是嬴政最后的仁慈。 至此。 未来霍乱大秦帝国的太监赵高,在还没来得及兴风作浪,就此落下了帷幕。 黑名单之二,处决! 嬴政高坐御座,朗声道:“朝会结束,李斯留下,其余人退下。” “诺。” 朝堂上的诸多大臣行了一礼后,缓缓退出了冀阙殿。 首席炼丹师徐福、中车府令赵高的连续被斩杀,再加上仙粮红薯的出世,他们一干人可是有不少事情等着处理。 负责守卫的大秦甲士们,也被嬴政驱赶到了殿外守候着。 诺大的冀阙殿中,如今只剩下嬴政、李斯两人。 丞相李斯双手作揖,不解的询问道:“陛下,您找微臣有何事?” 嬴政从黑龙椅上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打量着这名才能出众的丞相,久久不语。 场中的气氛,也变得怪异了起来。 此刻,李斯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能够做到丞相的位置,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行政,就说明李斯绝非蠢货。 李斯试探性的问道:“陛下,难道说...微臣在未来也造反了吗?” 嬴政的目光逐渐变得凌冽了起来,淡淡的说道:“看来,你也猜到未来的自己做了些什么啊。” 听到嬴政的话语,李斯顿时冷汗直流,立即躬身道:“微臣罪该万死。” 造反,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李斯原本只是试探性的一问,没想到,居然是真的如此,这下就坐蜡了。 有中车府令赵高的前车之鉴,李斯差不多也预料到了自己的下场,只是不知为何,始皇陛下没有直接在朝堂上处决自己。 就听得嬴政摇头叹息道:“李斯啊李斯,朕本以为你是一个聪明人,为何也会干出这种糊涂事,鉴于你的才能不错,再加上为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算是你毒杀韩非之事,朕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对你进行追责!” “你却是这样来回报朕?” 嬴政恨铁不成钢的声音响起,重重的敲击在李斯的心灵深处。 自从采用中央郡县集中制之后,全国上下所有的政务,几乎全部集中在了始皇帝嬴政的身上。 这个工作强度不可谓不强,嬴政几乎每天都要挑灯批阅奏章,每天批阅的竹简都要用牛来拉。 然而,身为皇帝的副手,身居丞相之职的李斯减轻了嬴政不少的工作压力。 所以,如果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嬴政并不想将李斯斩杀。 然而,李斯知道,再多的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他没有任何辩解。 “臣知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法外开恩,饶过罪臣的一家老小吧。” 现在,他唯一祈求的事情,就是始皇帝陛下能够饶过一家老小,不至于满门抄斩。 “朕什么时候说过要杀你?” 却听嬴政摆了摆手道:“你在未来协同赵高造反之事,仙人已经跟我说得很明白了。” 他接着说道:“但是,寡人之所以没有在朝堂之上,将你抓出来斩首示众,正是念及你以往的功绩。” 听了嬴政的话,李斯长舒了一口气,可以说,这条小命是保住了。 “罪臣惭愧!请陛下责罚!” 李斯低连忙下了头,诚心认罪。 具体会受到什么处罚,那就听天由命吧。 相比身死族灭来说,其它的处罚都已经不重要了,也算不得什么。 嬴政从御座上走下来,负手而立,走下高台,双目凝视着李斯,没有说话,似乎要将其整个人都直接看穿一般,深邃的目光令人战栗。 这是等级的压制! 嘀嗒!嘀咕! 沉闷的气氛,压抑至极。 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滴落下来,掉在地上,李斯却仍然躬着身子,不敢有丝毫动弹。 不知道过了多久,嬴政慢条斯理的开口说道:“李斯!” 李斯精神一振,恭声应道:“罪臣在!” “鉴于你的罪行发生在未来,朕决定赦免你的死罪,否则,刚才朕就命人直接将你拿下!” 只听得嬴政的声音传来,李斯松了一口气,连忙拜谢道:“谢陛下隆恩!” 然而,嬴政下一句话却又令李斯的心提了起来:“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决定……” 嬴政见李斯浑身颤抖,便觉敲打得差不多了,缓缓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朕决定,你的丞相之职不变,罚俸三年,保留待罪之身,若有任何异动,立即夷三族!” 末了,他喝问道:“李斯,你可服?” 此言一出,李斯如蒙大赦,立即跪了下来,匍匐在地,五体投地,高声说道:“罪臣谢陛下隆恩,罪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大秦的鼎盛竭尽全力。” 嬴政哼道:“平身吧!” 留下李斯,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李斯身为大秦开国元老之一,跟随嬴政多年,协助统一天下、治理国家。 此人不仅在朝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治国之大才。 通过仙人萧宁的讲述,嬴政知道了一些未来的大概。 在他驾崩之后,赵高谋划沙丘之变时就想到,只有争取到李斯,篡位之事才有可能成功。 由此可见,李斯的本事连反贼也不能忽视。 为此,赵高颇费了一番心计。 了解到李斯本出身布衣,正是因为不堪卑贱穷困才效命于秦始皇,而今虽然位居三公,享尽荣华富贵,但依然时时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唯恐有一天眼前的一切会化为泡影。 于是,赵高决定从李斯的弱点发动进攻。 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李斯还是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赵高的要求。 赵高见正面游说无效,便一转话锋,问道:“丞相,依你之见,在才能、功绩、谋略、取信天下以及扶苏的信任程度这几方面,你与蒙恬将军谁强呢?” 李斯沉默半晌,黯然地说:“吾不及也。” 赵高进一步试探道:“丞相是个聪明人,其中的利害关系,恐怕比赵高看得更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