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5 杨志卖刀 (第2/2页)
名门之后,竟然被一个泼皮欺辱,当真是要多惨有多惨。 最后还忍耐不住,光天化日之下,当街之上,一刀将牛二给宰了。 这下算是摊上了官司,被发配充军大名府。 要说杨志是水浒第一倒霉蛋,可是一点也不冤枉。 然而杨峥所不知道的是,他觉得杨志是运气不好,所以踩导致了这一切。 可是他若是真的有仔细看过水浒,便不难知道,杨志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都是他咎由自取。 他之所以没有带兵打仗,不是因为没人用他,而是因为他当了逃兵。 他是武举出身,官拜殿司制使,此前在西北军中效命。 可是却在一次与西夏的交战中,当了逃兵。这才不得不回东京找门路。 而之后他到大名府,得梁中书赏识,让他押解生辰纲,可是押解途中他刚愎自用,对下属非打即骂,苛刻严厉,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了生辰纲。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老老实实的带队回大名府,承认错误,梁中书也未必会拿他怎样。 可是他干了什么?他又逃了,跑去梁山落草。 而这还没完,这货上了梁山,在梁山出征方腊的时候,这货再次逃了。 所以,也就是杨峥这个读书不仔细,还自诩自己读过很多历史,看过很多兵法,却都是一知半解的人,才会觉得杨志是个可怜的倒霉蛋。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性格决定命运,人生无常,有的时候,还真不一定是运气的原因。 当然,此时的杨峥什么也不知道,他还觉得杨志这人只是时运不济。 所以杨峥想起这段,再看杨志如今宝刀还在,脸上虽有困顿,但是应该还未到穷途末路的地步,那想来应是还没遇到牛二。 所以按照推断,他觉得杨志现在很有可能是想要寻思门路,准备去找高俅,谋个出身。 只是碰巧路过自家府上,正好看到自己在这重开天波府,所以心中不忿,这才上门挑衅,打上门来? 杨峥觉得自己已经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兄长何出此言啊?兄长这是不拿我当自家兄弟。兄长若是有难处,直接开口就是,莫要提什么卖刀。” “这个……”杨志顿了顿,这才一脸不自然的将理由说了出来。 杨峥这才知道原来事情果然和他知道的那样,杨志确实是来找高俅的,不同的是,杨志已经找过一次高俅了,结果却被高俅大骂了一顿,赶了出来。 杨志此番本是想将祖传宝刀卖了,凑一笔银两,再去高俅那里疏通疏通,想来看在钱的面子上,高俅应该不会再这般不顾情面了吧。 杨峥听了却撇了撇嘴,这高俅当真是见钱眼开。 可是他哪里知道,高俅拒绝杨志的真正原因。 杨志之前通过门路,寻到高俅那儿,高俅本来还挺开心,得一大将来投,他手下能奉承的不少,可要说真正能打的,一个也没有,这好不容易,来个有真材实料的,高俅自是大喜。 当然高俅自也不是蠢人,还是找人查了查杨志的底。 刚看杨志简历的时候,高俅一看,武举出身,不错,是个当将军的料,可是越往下看,越是恼火。 你道为什么,原来高俅看到,杨志这丫是个逃兵啊。 还是在西北战场上当了逃兵,这要来何用?再有武力也不能用啊。能跑第一次,就能跑第二、三、四、五……10086次。这谁敢用? 所以高俅二话不说将杨志赶了出来。 可是杨志却不这么想,他只以为是因为自己没有给高俅送银子,所以高俅不满,这才想着要将家传宝刀卖了,凑了银子,再去找高俅买个官。 所以他跟杨峥说起,也只说是缺些银钱,对他当过逃兵的事,只字未提。 一个明明知道,但是刻意隐瞒。 一个自以为知道一切,所以也不刨根问题。 于是,误会产生了。 杨峥知道了杨志所说的实情之后,心里直摇头,这位兄长当真是可怜、可悲又可恨,当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怜,是因为杨峥觉得,没有比他更倒霉的人了。 可悲,则是杨志明明是忠烈之后,还是武举出身,一手好牌,却被他打烂了。 可恨,则是都这样了还不自知,居然还想着要买·官贿爵,正是因为像杨志这样的人多了,才导致朝廷腐败之风日盛,贪腐成风,搞得乌烟瘴气。 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所以这把刀,我到底是该买呢?还是不该买呢? 在杨峥期盼的眼光中,杨志陷入了沉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