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本心之道 (第1/2页)
“世间万事万物皆分阴阳两面,道也同样如此。” 张昊旻听的很是认真,但是也因此感到非常疑惑。 他记得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极为流传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以,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栾华成会直接就将道给分为了阴阳两面,这岂不是就是直接跳过了一,让道生了二? “诚如我刚刚所言,道为本心,本心即为道。 你们可能会对此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本心是道?如果本心是道的话,那么按照本心行事便是,为什么还要在这儿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修炼呢?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既然本心是道,那按照本心去行恶岂不也是在顺应道吗?为什么在下堂的学习过程中,先生却还要不停地教导你们,说行恶便是逆道而行呢?” 栾华成颇有深意的看着众人,不过迎接他的却是一双双迷茫的眼睛。 “先前王笑讲过,道乃世间一切事物运行法则的集合,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所以道也决定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 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所做的每一次选择,所拥有的每一个想法,都是由我们每个人的心所控制的,所以本心即为道。” “栾先生,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本心行事,我们往往都是不得不做某事。” “你为什么会感到不得不呢?正是因为你所要做的事情你本身不喜欢,但是你的心中强行抑制住这份不喜,从而逼迫自己去做。 本心并不是指你的天性,而是指你的天性加上后天的教化及环境。 无论是你自己还是他人,逼迫你去做一些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被动的承受一些你不想去承受的事情,这些都是你的本心使然。” 张昊旻的眉头紧蹙,他觉得栾华成讲的不对,于是出言问道。 “栾先生,如果有个人想要杀我,然后我被他杀死了,那也是我的本心使然吗?” “这件事并不是因为你的本心所致,而是因为对方的本心所致。正因为对方想要杀你,所以造成了这件事情的发生,致使你被杀死。” “可是您说本心即为道,他因为所谓的本心想要杀死我,那他是按照他的道来行事,可是,他的道为什么却作用在了我的身上,致使我被杀死了,那他的道对于我而言又是什么?” “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证明你确实很认真的思考了这件事。 我们每个人的本心都是道,但是在我们个人的道之上,还有一个更为高深的道,我们将这个道称为天道。 天道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串在了一起,在天道的影响下,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道会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了劫数。 而在他杀死你的这件事情中,对你而言,他要杀你,这便是你的劫数,而你的死,便是你面对劫数的结果。 至于劫数这个问题,在我们之后的教学中会着重讲到,就不在这儿讲了。” 栾华成的讲述,仿佛给张昊旻打开了一扇门,让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之前,他一直认为劫数就是所谓的天劫,渡劫就是渡过天雷,从而获得新生。 但是按照栾华成的解释,渡劫却变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两个人的本心相互碰撞,就会产生劫数,而努力的去战胜对方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恶,就是在渡劫。 那也就是说,人生中出现的所有困难,所有磨砺,所有磨难都是一场又一场的劫数,而每次企图战胜困难的我们,便就是在渡劫。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行恶为什么不是顺道而是逆道。 先前我有讲过,道分阴阳两面,按照善恶之分,可以分为正道与邪道。顾名思义,做善事便是行正道,做恶事便是行邪道。 正道是道,邪道亦是道,所以说,行恶从本质上讲也是在行道。但是你们要注意一点,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道,是指人本心的道。 最初,这个道没有正邪之分,人也没有善恶之别,之所以会有这些,是因为我们个人的道是在天道束缚之下的。 顺应天道便是正道,便是行善之道,而违背天道便是邪道,便是行恶之道。因此,才有了如今的正邪之分,善恶之别。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说,行恶便是逆道而行,它所逆的并不是本心之道,它逆的是天道。” “栾先生,您之前说道分阴阳两面,那天道是不是也是如此?那天道的阴阳两面又是什么样子呢?” “这个问题我现在还不能给你们答复,等到你们进入上堂时,将会由上堂的教习先生来为你们讲解什么是天道,天道的阴阳两面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