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国宝级藏品 (第1/2页)
首富从90年代捡漏开始第223章国宝级藏品“奇物坊就这一件藏品,抱歉。”负责人面含歉意道。 “不过这是奇物坊最为珍贵之物,应该能争一争最有价值藏品的席位。” 秋瓷听到这,连忙打圆场道:“那就请掀开盖头,让大家看看是什么!” 说到这,秋瓷已经明白奇物坊为何只带这么一件藏品上台。 四大店铺的出场顺序,本就是按自身硬实力排定,这一点没什么值得诟病。 古香阁和志远斋已将十大级别藏品的席位瓜分完毕,剩余的所有人,即便有,也只能是锦上添花。 因为今年十大级别藏品太多了,多如牛毛,多得大家都审美疲劳了。 既然如此,奇物坊觉得适当改变策略才是正确之举。 如果奇物坊能够拿出七件十大级别藏品,那么依照他们的脾气,和古香阁掰一掰手腕,比个高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是奇物坊拿不出那么多件古玩。 不仅拿不出来,连十大级别藏品的席位都抢不到,顶多被举办方冠以“准十大级别藏品”的名头。 那多捞啊。 因此奇物坊临时决定改变策略:不求量多,只求最精,争夺最有价值藏品的席位! 既然在数量上玩不过,那就把魁首的名头给抢了。 所以奇物坊决定只带最珍贵的一件藏品上台。 既然目标明确是最有价值藏品,那就没必要再带着其他一些稍次的藏品充点门面了。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奇物坊对该件藏品的自信程度。 奇物坊认为,这就是最珍贵的一件,就是最能引起轰动的藏品,其余任何藏品都难出其右。 “诸位别着急,容我先卖个关子。”奇物坊的人站在戏台上,面位千余位观众有条不紊,缓缓道。 “大家可曾听过马踏飞燕?”奇物坊的介绍人问。 他刻意提高音调,几乎是用喊出的声音,确保现场不论前排后排,每一个人都能听到。 “铜奔马-马踏飞燕?” “马超龙雀?” “这么有名的东西谁不知,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华夏旅游标志,85年,“马超龙雀”被确定为华夏旅游业图形标志,86年被确定为国宝级文物。” “听小道消息说,国家在考虑将马踏飞燕加入小学课本。” 奇物坊古玩介绍人点头,称赞道:“看来大家都是懂行的人,马踏飞燕的珍贵之处,也就无需我再多言。” “奇物坊今天拿出来的藏品,正是马踏飞燕!” 介绍人此话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件藏品在古玩圈是相当出名的,因为其代表了古时候青铜铸造技艺的超高水平,精准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是美学和数学结合的典范之作。 “同志,说人话。” “别夸夸其谈了,赶紧掀盖头。” 大家对奇物坊方面所说之言都表示质疑,甚至完全不相信。 马踏飞燕1969年于祁连省出土,现为祁连博物院镇馆之宝,通高34.5cm,长45cm,宽13.1cm,重7.3KG,整件文物显现出一种前所未有,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象征华夏民族的伟大民族气质。 现场众人虽不知马踏飞燕具体细节,但却知晓其作为祁连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是禁止外借的。 奇物坊在凤凰街还算是有点话语权,但想要从祁连博物院借到这件藏品,只能是异想天开。 行动能击碎一切流言蜚语,奇物坊的主讲人直接当场掀开那块红盖头,露出了盖头下方的古玩。 的确是一件青铜器。 外貌的确呈现奔驰的骏马状,前蹄提起,后蹄踢出,单蹄立足于一只飞燕,动作富有动态美,却又蕴含于静态之中,达到了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马嘴微微张开,作嘶鸣状,脖子处众多凸起的气管清晰可见,细节之处恰到好处,为这件藏品增添了真实感。 它后背的鬃毛像是龙鳞一般,朝着一个方向整齐有序排列,从头骨蔓延到脖子根。 整匹马呈现复古的青色,为青铜器典型的原色。 天马现世的瞬间,现场直接炸裂开来。 最前方,包括周阳在内,六位评委直接从评委席上站立起来,全身颤抖。 远处的大槐树下,一开始还能保持观望,捂住钱袋子的四大势力,这一刻也都口干舌燥。 “祁连博物院的马踏飞燕,国宝级藏品?” “这是真的吗?如果为真,这就是当之无愧的年度最有价值藏品!” “整体的形象很优美,不论是马的体态以及外形描边,身体细节的处理,平衡的把控,都尽善尽美,不像是赝品,但具体如何,得拿到面前观看才行。” “且听奇物坊的人怎么说。” 万宝会中的气氛,至此达到了顶点,大家的热情都被彻底点燃。 马踏飞燕,的确有这样的能力。 古香阁在台下哀嚎:“这不公平,这是祁连博物院镇馆之宝,这不公平!” 志远斋跟着喊:“这也太不当人了,把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借来,未免有些胜之不武!” 两家店铺表示极力抗议,但这种抗议效果不大,仅仅停留在动动嘴皮子的程度上。 参与十大级别藏品评选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未曾在往届万宝会上露面。 马踏飞燕当然没有露过面。 周阳看着这件藏品,目不转睛。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阅读过01年版人大办语文教材。 马踏飞燕是小学课本的内容,虽然目前还未曾加进去,但那是迟早的事。 “这件藏品,说是马踏飞燕倒也没问题,但却并非是祁连博物院那件独一无二的珍品。”周阳自言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