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章 无处可去  (第1/1页)
    俞伟江没得空,得跑,至于相伟荣,可以睡懒觉。    小车,还是夜车后半夜送到,这次物资局给你个邮电局的面子够大了!    驾驶员师傅不是你邮电局的员工,只管先把你邮电局的人送到目的地。    之后嘛,也只管把人和货给运回来,至于中间你邮电局的人要在沪上跑东跑西,可不管驾驶员的事!    你再怎么跑都行,可千万别把物资局的驾驶员当成你邮电局的司机对待、指使,不然当心人家让你一边凉快去!    人家是帮忙,就算私人关系上是熟人,但这边也得心里清楚,别坏了单位间的这些个通行的潜规则。    一觉睡到七点多,隔壁床的俞伟江已经不见人影,大概是赶着去联系工作了。    抓紧时间去楼下餐厅吃饭,八点半之后就没早饭吃。    这是80年的内部招待所,不是四十年后的酒店。    吃完饭,懒得出去,回房间继续吹空调,顺便休息。    能好好休息时就尽量休息,跑长途时职业驾驶员必备技能之一。    迷迷糊糊,稀里糊涂又睡了个回笼觉,然后被开门声吵醒。    是俞伟江。    一看时间,都快11点了。    “怎么样,什么时候能提货”相伟荣问。    “最快得后天上午,也可能要到大后天。”    俞伟江的表情并不沮丧,今天星期天,要不是之前局里联系过,这星期天的,你来了都是白来,百分百找不到人。    对此相伟荣也没觉得奇怪,这样的紧急业务,提货等个一两天司空见惯。    如果运气不好,时间更长!    要是距离近,那今儿先回去,后天再来。    但这是在沪上,标准cao作就是:等着,守着!    俞伟江等,至于自己嘛,要是在招待所待着,那俞伟江就得招待每天的中饭、晚饭。    要是自己想出去转转,爱怎么转就怎么转,今晚上不住招待所也不关俞伟江的事,只要后天上午上班时间之前,在招待所里找得到人就成。    不睡了,起来,准备去吃饭。    与其他单位一道出远差傻等的时候,驾驶员的典型行为方式就是吃饭、睡觉加瞎逛,亘古不变。    沪上离海近,这气温显然比剡县要低一些,估计下午最热35度也差不多了。    招待所不是锦江饭店,餐厅里自然没空调,随便点了几个菜就成了,也不喝酒,早点吃完走人。    等一上菜...    盘子碟子一般大,这还是内部招待所餐厅呢,外边的饭馆估计盘子还要小一号!    江南省的餐馆盘子已经够小,沪上的更袖珍,连相伟荣和俞伟江这两个江南人都懒得吐槽了,吃完拉倒。    回房间继续休息,打算晚些时候出去走走,问俞伟江要不要一起。    “不了,还得跑一跑关系,不然可能会多傻等几天。”    那随意。    想着躲过下午最热的时候,等傍晚再出门,没想四点来钟时天突然黑了。    很黑,黑山老妖出场一般的黑!    风先来,雷声到,之后雨像瀑布般往下砸。    典型的夏季午后雷阵雨,先后两阵,天就像漏了一般,招待所院子里的香樟树树叶、枝条都被打下来不少。    等风雨过去,干脆把窗户打开,外头凉快了。    从包里翻出西裤、皮鞋换上,上身套了件香江捎回来的体恤衫。    清清爽爽。    俞伟江下午就出去搞关系了,到这会都还没回来,不用管他。    仔细看了看带来的沪上地图,带上点钱,这就开车出门。    现如今沪上的发展是停滞的,要是白天来,在沪上与江南省的交界地区就会发现,现在的沪上农村,这房子压根没江南省的好。    前两年改开之后,沪上会差不多停上十年,几乎啥也不变!    这种停滞不前的情况,得等到浦东开始搞大开发才会改变,    郊区比不上与之交界的江南省嘉兴等地,这市区里也好不到哪去,几十年前如何,这会除了少数新建筑之外,还是没什么大变化。    沪上市区外地车随便开,车子少,就自行车多,头顶拍违章的探头是十多年后才会后有的高科技。    别说吉普,就是大卡车来都没问题。    看到路口有指挥交通的交警,感觉挺亲切的。    回忆里,八十年代的沪上交警是可爱的,至少八七、八八年之前的沪上交警是如此,因为他们不欺负外地车!    没错,现在的沪上交警不欺负外地车、外地驾驶员。    80年代沪上市区就有极少数货车限时限行区域,本地车辆闯禁被交警逮到,会被罚款!    今年罚几块不清楚,就记得86、87年那会是一次五块钱。    但如果被拦下的闯禁车是外地车,不罚款,交警还会给你指路该怎么开、往哪走才是正确线路。    如今的沪上交警,很可爱的!    八、九十年代的职业货车司机,在那个没导航、远行不易的年代,跑到外地人生地不熟,这种事情碰上一次,都会记住一辈子。    看到这会指挥交通的沪上交警,看着有些亲切。    自个其实并不怎么喜欢这座后世被戏称为“魔都”的超级大城市,这房子小,什么都贵,地方又太大,人还多。    生活节奏也太快,随时随地都似乎有什么在催促沪上人往前跑。    四十几年后如此,街上所有人甭管啥年纪,走路就像在跑步,现在其实也慢不到哪去。    这座城市太大了,职工上班路程远,这一远造成的后果就是为了上班不迟到与下班后早些到家,所有人都在赶!    赶时间、赶公交、赶渡轮...    开车去了趟国际饭店,想着73年第一次探亲回来路过这座城市,还特意跑来看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高楼。    部队里有沪上籍的战友,听他们吹得多了。    解放前闯荡过沪上的父亲,在自己年少时也说过这座建筑,那时候看看还真得好高呀!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自个就是典型的乡巴佬进城。    天都快黑时才找了个小饭馆随意对付了两口,再不吃,饭店就全关门了。    之后又驱车转了转,除了居民区附近,其他地方都很冷清,几十年的差别,这哪像将来大名鼎鼎的“魔都”!    一圈下来天色早已入夜,路过这外滩,今儿个下过雨、天气凉爽,连纳凉与谈恋爱的人都没几个,一片萧瑟。    外滩如此,南京路其实也如此。80年的沪上,白天热闹、人流如织,夜晚就是这么无聊。    感觉无处可去。    直到...    看到了和平饭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