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6章 精盐到应天城 (第2/2页)
杨思义若有所指道。 “如此,便是本官多虑了!” 李善长深深看了一眼杨思义,拱了拱手,便阔步离去。 “唉……” …… 于此同时,在镇江路的精盐厂。 杨师凡与范显祖两人,也正在为库房内积攒下的那一千多斤精盐,而感到是犯愁。 “孟将军,现在库房内的精盐,达到多少斤了?” 看到一位瘸腿短一小手臂的魁梧大汉,从门外进来,杨师凡连忙一脸急色问道。 这名大汉,便是杨师凡口中孟将军,孟宗烈。与楚南、杨载德等人一样,都是跟随朱元璋的老人,军中官职偏将。是从城西简善所选拔出的一百多名老兵中,最具有威望的一位老兵。 在杨师凡与朱子安等人的暗中授意下,逐渐成为精盐厂一百名老兵中的统领,实际上也就是精盐厂的总管事。 “回杨师傅,今日一共提炼出二百五十斤精盐。现今,库房内所存精盐数量,已经增加到一千五百多斤!” 孟宗烈才不管杨师凡与范显祖有多犯愁,仍是一脸兴奋道。 对他来说,只要精盐生产的越多,便越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更能多为皇上,效一份力。 虽然,这精盐厂,好像还是太子殿下与武当小真人,一同所开。 不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精盐厂,也是皇上的精盐厂。 “一千五百多斤!” 范显祖脸上的愁苦,顿时又增加几分。 刚开始之时,还恨不得每日生产出的精盐,太少。 但是,没想到这么多天过去,产出的精盐,已经将库房积攒满。太子殿下却像是将此地忘记一番,自从上次派一名侍卫前去禀报之后,便是再无联系。 “要是殿下再不派人前来,库房便会盛放不下!” “孟偏将,旁边那座新建库房,现建造的如何了?” “回范大人,由于库房要求极高,哪怕诸位弟兄连夜加急建造,还需两日的工夫!” 孟宗烈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回道。 “要是明日,殿下再不派人前来运走精盐,那新产出的精盐,只能放置在外边了!” 杨师凡无奈道。 “杨师傅尽管放心,明日本官便再派人,前往应天,向殿下禀报此事!” 范显祖一脸坚定道。 “但愿小真人早有准备!” 杨师凡也一脸祈祷道。 要不然,再耽搁一两天,库房建造不好,仅有那间库房也被装的满满的。精盐厂,便只能停止提炼精盐。 这时,突然从外面,快步跑进一名守卫精盐厂的侍卫。 “禀报几位大人,从应天来了一队宫内侍卫,说是奉了太子殿下手令!” “快请!” 范显祖与杨师凡两人神色大喜,连忙喊道。 “是!” 那名侍卫应答一声之后,便是快步往出走去。 不一会,便是从屋外,传来一众沉甸甸的脚步声。 随后,便有三位身披盔甲侍卫,阔步走了进来。 “大内侍卫尹清见过范大人与杨师傅!” 一位侍卫进来之后,便是直接对着杨师凡与范显祖拱手行礼道。 “见过尹将军!” 范显祖与杨师凡连忙回礼。 “范大人,此乃太子手令,请过目!” 随即,尹清直接将太子手令递给范显祖。 “本侍卫奉太子令,将精盐厂所生产出的一千二百多斤精盐,都运送回应天城!” “一千二百多斤?” 范显祖神情一怔。 “嗯?范大人可有不对这处?” “尹将军有所不知,经过今天的生产,先库房内已经生产出一千五百多斤精盐!” 范显祖连忙回道。 “一千五百多斤?” 尹清一愣,不过很快也就反应了过来。 “范大人,那便让本将,将那一千五百多斤精盐,都一同运送回去吧!” “如此,便是有劳尹将军了!” 范显祖连忙拱手行礼。 并不担心,尹清会私自贪污那多出来的二百多斤精盐。 一夜相安无事。 翌日,一大早。 范显祖与杨师凡几人,便是早早就起来,安排孟宗烈与一众老兵,将那一千五百多斤精盐,都装车。 随后,再排除二十多名老兵,与尹清等大内侍卫一同押运精盐,往应天城而去。 应天城距离镇江路,足足有一百六十多里道路。 这次,为了节省时间,几人便是押运着精盐,走水路。 顺着淮河而上。 而尹清等一众大内侍卫,因为有马匹,便是骑马,沿着岸边,而行。 不到一天时间,一众人便是顺利来到应天城。 虽然,一路上,偶尔也会有几个路过的水贼,看到押送精盐的孟宗烈一众老兵,身残手残,想要爬上船,占点便宜。 但奈何,碰上的是孟宗烈一众煞神。 还没上船,便都沉进淮河中。 看着岸边的尹清一众大内侍卫,两眼发直。 同时,对于孟宗烈一众老兵,也是敬畏万分,不敢有任何轻视。 哪怕进了应天城之后,也是任由孟宗烈当然押送精盐,不敢插一下手。 “禀告殿下,末将已将那些精盐,都运送回来!” “好!” 朱标神情大喜,连忙站起来,来到殿外。 便是看到,殿外五辆大车。 同时,也看到大车周围,那二十多名杀气腾腾的老兵。 拱了拱手,道:“劳烦诸位了!” “为殿下效劳,是我等荣幸!” 孟宗烈几人,连忙拱手行礼。 随后,朱标指着那五辆大车,神情闪过一丝疑惑。“这些都是?” “禀告殿下,这些马车之上都是精盐!” 尹清连忙回道。 “末将前去之时,精盐厂又生产了一天,便是多了二百多斤精盐。末将也就一同将那些精盐的,都带了回来!” “好,好!” 朱标大喜,这下多了两百多斤精盐,可是有了大用。 “见过殿下!” “见过殿下!” 还未等尹清继续说道,一旁便是传来一道道声音。 几人转头一天,李善长与杨思义几人,都神情匆匆的走了过来。 眼神,都紧紧盯向那五辆大马车!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