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太阳系_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帝女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帝女娲 (第1/3页)

    三维世界的所有维度都是直线式。

    直线的意思就是从起点一直走向死点,走不过去就一根筋地撞墙。

    把意识提升到四维去观察,会发现旋转也是一种维度,考虑到斯比乌带既包含一个水平三百六十度旋转,又包含一个垂直方向上的三百六十度旋转的维度,加上带子本身的平面维度,就由二维直接变成了四维。同样因旋转也是维度,茵纽瓶也相应地增加到六维。

    无相净瓶的瓶口向内延伸,构成了一个属于高维的二度次空间。

    该空间因能容纳斯比乌环带和茵纽瓶,故必然高于六维而接近七维。

    因而,能形成此二度次空间的无相净瓶本身,维度至少在八维。

    鉴于无相净瓶的复杂性之不可测,参考斯比乌带的一个曲面能同时形成旋转、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三个不同维度,这里姑且仅以人能理解的三维为准,则瓶内的曲面、旋转面、流体面、叠合面、扭曲面各有三维,共十五维。

    高于面之上的态,每种都有更多维度,因无法描述,就此忽略不计。

    八维加十五维,再加上净瓶浸入外部三维空间的三维,和瓶内的斯比乌带、茵纽瓶一共形成的十个维度,就已经有三十六维了,而这还只是作为阳性世界的可见空间的最低维数。

    无相净瓶内必然还存在属于不可见空间的阴性事物的附加维。

    仍以人们能够认知的三维世界为准,电和磁各有一附加维,所形成的电场、磁场也还各有一维,一共就是四维,加上可见空间的三十六维,粗算下来,无相净瓶已至少有四十维。

    整个计算没有同维的叠加或重复。

    显然,四十维已远远超过帕弗洛所能猜想到的二十七维了,然而这仍只是无相净瓶基于三维空间的狭义维数,上升到高维和广义地认知,只会更多。

    在此厘清维度概念。

    维度在数学中指独立参数的数目,又称维数,在物理学和哲学中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此概念成立的前提,是一切事物必须互有相对联系。

    因而,维度是事物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数量,即多个抽象概念互相联系而成。组成这些抽象概念的个数,就是变化的维度,如面积、体积、容积等。

    像斯比乌环带、茵纽瓶和无相净瓶,就是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不同维度空间,尽管由高到中到低层层包容,浑然一体,维度却没法重复,体现的是包含纵横向的全向宇宙空间。

    例,如果不同空间的同一维度可重复,那么人类早就能自由进出高低维,而不必痛苦地在三维世界挣扎、探索了。所以维度差异是根本差异。

    通常,人们习惯称0是零维,直线是一维,平面是二维,体积是三维。

    更准确的表述应是点基于点是零维,基于直线是一维,基于平面是二维,基于体积是三维。改变对象又有不同结论,如直线基于平面是四维,体积是六维,平面基于体积是九维。

    进一步讲,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描述一条直线在平面上需要2×2个参数,在体积上需要2×3个参数;不共线的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在体积上描述一个平面需要3×3个参数。

    上升到四维,直线基于平面、体积各多少维?平面基于体积又是多少维?物体在四维以上空间是多面体结构,那直线、平面、体积基于六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三十六面体、七十二面体、一百零八面体、二百一六面体……又分别各是多少维?

    五维、六维、七维……更高维呢?

    空间维度的无限,决定了人类认知的无限,而不以平面的广度为限。

    认知来源于灵魂所产生的意识。

    因而,提高认知的唯一途径,就是提升意识,让意识进入高维。

    在低维的三维世界,放眼所见,皆是物质,势必认为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决定意识,居主导地位。只有到了高维,才能明白意识决定一切。

    再从广义来看,内容、时间、空间、载体、能量、信息……等属于哲学范畴的概念,严格说来都是维度,也必存在于无相净瓶中,就更没法算了。

    弄清楚了维度,才会知道小小的无相净瓶,容纳了弘大的宇宙。

    一花一世界,一维一空间。

    手持至少四十个维度的无相净瓶的女娲,所在空间究竟有多高?

    没法想象。

    明白了无相净瓶,也就明白正因有了空间的互相扭曲、叠合,女娲才能在任一位置任意穿行任何时空,作种种变化,留下种种不可思议的神迹。

    无限故无相。

    故女娲所持之瓶叫无相净瓶。

    无相即宇宙。

    因而女娲能掌控宇宙。

    能掌控宇宙的女娲,必然是上帝。

    所以,关于女娲创世、造人的种种神话,既是神话,又绝不只是神话。

    内中种种不可描述、没法解释的神迹,只有身处高维,才会明白。

    用低维的认知去否定高维,甚而至高维文明的存在,正是幼稚的表现。

    人对神的理解,更多地是为了满足自己低层次的认识,而片面地形成的一种具象化的理解,包括《字典》、《词典》对神的解释,也都局限在人的低维意识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神。因而从远古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