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荀彧受禁,奉诏平叛 (第1/2页)
打开信件,秦逸仔细看了起来。 本来在秦逸的心中尚有疑惑,为什么荀彧那么久都没来并州。 如今一看信件,秦逸便全明白了。 并非荀彧不想来,而是他暂时出不来。 或者说,荀家对他的安排还没定下来,他被荀家软禁了! 秦逸知道,现在的世家大族,总是奉行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的道理。 家族子弟,很少会一股脑全投到一个诸侯的手下,而是让他们分开效力,如此一来,不管哪个诸侯得势,都可保家族不灭。 其中,对于荀彧这种天资过人的家族子弟,荀家则是另有安排。 再过两年,荀家就准备给他举孝廉,去洛阳任职,然后积累资历,慢慢往上爬,实在不行再转投他人帐下。 如今荀彧还没去做官,就被秦逸给拐走了,这怎能不让荀家愤怒。 要不是看秦逸如今官居镇西大将军,又被封了武冠侯,荀家早就来找秦逸麻烦了。 不过虽说没有来找他秦逸的麻烦,但荀彧被禁足了! 家族长辈要求他在家中苦读圣贤书,增加自身才学,待到时机成熟就给他举孝廉。 荀彧的信件中无不透露着无奈,以及对秦逸的歉意。 信中,荀彧再三表示自己对秦逸的看好,希望秦逸能够等他一两年,等他举孝廉后就能够自主决定了,然后他就弃官来投。 秦逸知道,荀彧还有些事情没说。 那就是颍川氏族们对秦逸这种边郡出身的将领的那种不屑,那种高高在上的蔑视。 这种现象,在秦逸当初寻访颍川名士的时候就很容易看出了。 秦逸没有怪荀彧,身为家族子弟,有时候真的身不由己。 而且,荀彧已经保证,到时候会弃官来投,这就足够了! 同时,秦逸也有那个信心,让荀家高看一眼的信心! 如今的秦逸刚刚执政并州不久,在各方面的底蕴都比较浅薄。 但这只是现状,并不会持续多久,如今并州的人口慢慢涨了起来,其他的设施也都雇佣难民在建造,相信一两年后,并州将会有极大的改变。 到时候,自己争霸天下的底气也会更足。 自己更是可以直起腰杆,让那些颍川氏族们好好看看他秦子风的力量! 看完信件,秦逸长长地叹了口气。 “主公,文若可是有什么事?”郭嘉问道。 “文若他被家族禁足,暂时来不了了。”秦逸说道。 “主公放心,文若既然已经决定跟随主公,那便一定会来的!”郭嘉肯定地说道。 对于荀彧的为人,他还是知道的。 “这本候也知道,只不过如今我并州正值发展之际,若是能有文若相助,自然能够更快地发展!”秦逸说道。 “哈哈哈!主公可是忘了我郭奉孝?在下虽不及文若万一,但处理一些小事还是不成问题的,主公可莫要小看于我!”郭嘉大笑着说道。 “如此甚好,奉孝你便每日同公台一起处理文书吧,现在各地都有旱情,每日的文书宛如纸片一样飞往晋阳,公台一人处理,着实苦了他。”秦逸说道。 郭嘉:...... 怎么有种落套的感觉?是错觉吗? ...... 公元185年7月中。 天下旱情加重,朝廷不思拨款赈灾,任凭旱情愈演愈烈,以至于田地荒废,民不聊生。 值此之际,大汉各州起义也愈演愈烈。 不过很多都被迅速扑灭,仅有小部分与官军对峙。 冀州黑山一带,无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各种旗号频频而出,其中一号黑山军最为猖獗,攻城掠地,声势浩大。 其危害不下当年黄巾。 洛阳。 朝堂之上。 富丽堂皇的朝堂上,衣冠楚楚的文武并列左右。 上首,刘宏嘴角挂着冷笑,吩咐张让把战报念给一众大臣听。 “益州反贼张高、李友等率领的八千余贼军,被益州将领吴顺平定,荆州反贼田达率领的七千余贼军被荆州上将盛源带兵平定,汝南......” 张让一条一条念下去,每一条都代表着数千,甚至上万反贼的性命。 张让念完后,百官脸色都不是很好,反贼云起,这说明大汉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 “各路反贼,均非我大汉天军之敌,这些贱民不思报国,却犯上作乱,看来是寡人对他们太好了,传令下去,今年税收再加两成!”刘宏冷笑着说道。 各路反贼以极快的速度被平定,让刘宏有一种错觉。 大汉王朝依旧稳固,向汉者,数不胜数! 当然,为了彰显大汉威仪,同时给那些贱民一个警告。 于是,刘宏便下决心增加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