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梁之灭 (第2/2页)
把脸,姜云明就朝着门外走去。刚刚打开大门,看见门外站着的两个人时却愣住了。 李泰走上前拍了拍姜云明的肩膀,凑到他耳边说道:“柴令武,左卫大将军柴绍之子。” 柴令武朝着姜云明深深地鞠了一躬,口中说道:“还请泾阳侯帮我父亲一把。” “先上车吧。”姜云明扶起了柴令武说道。 二人先后上了马车,李泰并没有跟上来,他现在已经不太想插手这些事情了。 “说说吧,怎么回事。”姜云明其实并不是很想插手这些事。他原本打算去给柴绍说两句好话就算了,能不能成那是李二的事情。但是现在柴令武已经上了门,怎么说也是李丽质的表亲,人家都求上门了还不帮那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我父亲他在击杀梁师都之后又杀了近万的俘虏。” “这些我知道。我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姜云明打断了柴令武的话。 “应该,是因为母亲吧。”虽然柴令武的语气有些停顿,但是李丽质还是确定了这应该就是事情的原因。 “平阳昭公主?”姜云明感叹道。这声感叹不是因为别地,是单纯的对平阳昭公主这个人而感到惋惜。 姜云明觉得平阳昭公主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逆天的女主设定。不仅身出豪门,而且身为女流却能单枪匹马的拉起一支队伍与父兄共攘天下。在李渊还没有渡过黄河进入关中之前,她就已经为自己的父亲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 只可惜这样的巾帼英雄,在长安之战之后的历史上就再也没有了记载,只是在民间留下了她镇守娘子关的传说。 这位唐朝第一位死后赐予谥号的公主,也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采用军旅殡葬的女子,在二十几岁的风华年纪就早早离开了人世。 姜云明大抵明白了柴绍的想法。听闻柴绍和平阳公主二人夫妻和睦,当初在长安会师时,柴绍更是抱着自己的娘子失声。从柴绍屠杀的都是突厥人和效忠梁师都的人来看,他应该恨的是所有叛乱的人和突厥人,毕竟平阳昭公主就是死在了娘子关。 “我知道了,我会尽力的。”姜云明没有说什么保证的话,只是说自己会尽力。这份尽力也仅仅是因为平阳昭公主这个人和柴绍柴绍的重情重义罢了。 两个人一路上都没有再说话,平静的马车里气氛有些尴尬而凝重。 姜云明都记不清自己这是多少次在朱雀大街上驾车飞驰,估计受到惊扰的长安百姓们怕是要骂街了吧。 马车很快就到了承天门外,柴令武和马车一起被留在了外面,姜云明独自下车,朝着宫内走去。 轻车熟路的来到了两仪殿外,还没进殿姜云明就看见店中跪着一个人,正是柴绍。 抬步走进了大殿,姜云明站在了柴绍的身边。抬头看着案后的李二,李二也抬头看着姜云明,二人仿佛心有灵犀般的同时点了点头。姜云明拉起了柴绍走到两仪殿外坐了下来。 宫女应该是听从了李二的吩咐送来了两壶酒。姜云明拿起了一坛随手递给了柴绍,自己也拿起了一坛却并没有喝。 “论关系来说,我应该还得叫您一声姑父。其实我也大抵了解您这么做应该是为了平阳昭公主吧。” 听了姜云明的话柴绍的身体颤了一颤,随即又狠狠的灌了一大口酒。 “男人当如此,若是换作了我我也想这么做。不过现在可不是您做这种姿态的时候,倘若告诉您还有攻打突厥的机会,您觉得怎样?”姜云明拔开了手中酒坛的塞子闻了闻,属于高度酒那浓烈的酒精味儿让他皱眉。 “真…真的?”柴绍的嗓音,有些嘶哑,仿佛干渴了好几天的人。 “自然是真的,而且渔民还保证不会超过两年。”历史上李二明年就开始动手了。眼下蝗灾造成的影响比历史上更小,想必李二更加的按耐不住。 “好!”柴绍从紧咬的牙缝中吐出了一个字。 得到了答复的姜云明起身朝着两仪店里走去,独留柴绍一人还坐在两仪殿外的台阶上。 听着传来的脚步声李二抬起了头,看见是将于明不由觉得有些惊讶。 “他说了原因了吗?” “说了。”姜云明叹了口气。“是为了平阳昭公主。” 许久没有听到这个谥号的李二不由得一怔,自己手中掌管的这个天下不敢说一半,但最少有三分之一是自己那个jiejie的功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