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师祖传功,中兴之兆 (第2/2页)
弟子胜在性情淳朴,用心专一。 但若论天赋之高,他比不上二师弟的嫡传徒弟上官凌云,若论悟性机敏,又不及三师弟的徒弟庄小楼! “山人自有妙计!”面对老师侄的疑惑,吕纯良却只是神秘一笑,“我有一门武功,可破天师望气术。但练此功之人必须心无杂念,用心纯粹之人,才可练成!要知道心念太多,有时候未免也是一种负担!” “世间竟有如此奇功!”郑青山为之一奇。 而此时吕纯良又道:“当务之急,你必须督促谢宝树尽快修行,不要吝啬本门存储的灵丹妙药,让其谢宝树早日晋升为第五品,才可习练此功。他根基雄浑,不必忧虑拔苗助长!” “谨遵师叔之命!”郑青山一口应承下来。 “接着!”吕纯良掌心一推,一本薄薄的书册就凌空移了过去。 “这是……”郑青山本能接过。 “此为洗髓经!”吕纯良笑道,“为一门易筋洗髓的功夫,可助人脱胎化骨,师侄你拿下去传授给武当门人,改善他们的根骨!武当七子已经习练成功,你可令他们指导门人。” 易筋洗髓?脱胎化骨! 小师叔祖竟有如此神功?! 郑青山猛然揪下了一把胡须,痛得龇牙咧嘴,此时他却顾不得这些了,满心惊喜。 后天改善人的先天根骨,此中武学何其难得? 每一门都足以镇派,奠定千年根基,后辈天才源源不断。 我武当也有与少林易筋经并肩的神功,何愁不能兴盛? 作为武当掌门,郑青山哪里还不明白,这看似薄薄的一本书册是何等的价值无量。 哪怕他心性再是沉稳,一时也为之双手哆嗦起来,嘴唇蠕蠕,却是无言。 只因千言又万语盘桓在心头,一时难以道尽。 最后他只能深深拜倒,声音有着哽咽。 “小师叔为我武当,真是煞费苦心了!” …… “各位师弟,师妹,记住了这门武学名为洗髓经为,为小师叔祖所创改善根骨的神功,不输于少林易筋经。尔等能学会此功,全赖小师叔祖的福泽庇护。当明白小师叔祖的良苦用心,学好武功,护我武当!” 玄武台上,众弟子站得笔直,斗志昂扬,谢宝树身若长枪,立在最前方,沉稳训话。 “是,谨遵大师兄之命!师叔之恩,永生不忘!”众弟子齐声喝道,声浪冲天。, “好!”谢宝树点了点头,随后沉腰立马,气血上涌,有热气如烟如雾,升腾而出。 如此异象,引得众弟子看得眼睛瞪大,心生无边惊喜。 师祖神功,果然神奇! 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得师祖传功,这可真是梦中都想不到的好事。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 武当众弟子眼睛一眨不眨,生怕漏过一招一式,那可就后悔莫及了。 “洗髓经,共分九式。第一式为预备式:原地搬运!” “第二式,经脉舒展!” “第三式,开胸拔背!” …… “第八式:凌空纵跃!” “第九式:整筋修骨!” 谢宝树一气呵成将洗髓九式一一演练出来,顿时周身气机一变,招式朴实无华,周身气血却是如同沸腾了一般翻涌,骨骼间劈啪作响,如鞭炮齐鸣,更有虎豹雷音。 气血翻涌之下,更是散出炽热如火的气息,燥热逼人。 最奇异的是,拳脚起落间,更有声音大作,带着独特的节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六七八…… 节奏中似有无形的魔性,武当众弟子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师兄的节拍,笨拙地比划起来。 这一运功,立刻觉得大有不同。 气血激活,先是血rou骨骼如顽铁被放在炉火中煅烤,燥热难当,却能百炼成钢。 独特的节拍旋律声音透空从外部震荡血rou,如铁锤敲打,痛痒难忍,身躯却被锻造成形,脱胎化骨。 于是这洗髓经越练越是上瘾,越是上瘾越练…… 他们痛并快乐着…… 于是,这一日武当玄武台上,声音大作,掀起云浪重重,更有山呼海啸之声,万人念诵。 “ 一步一拳,功夫意念要专心 靠肘取中线,标准熟记方得真 桥手相博刚中柔,圈马径手拳亦重 ……” 这就是…… 小师叔的洗髓经吗? 果然非同凡响! 站在天柱峰顶向下而望,郑青山抚须而笑,面带欣慰。 眼前这些弟子虽然功行尚浅,但却透着一股以往没有的勃勃朝气,未来可期。 而武当七子在小师叔的调教下,已然初步长成。 我武当,经历了诸多磨难,终于一扫之前颓势,要否极泰来了吗? 他目光悠远,仿佛看到了武当上空已经渐渐升腾起高可参天的人心气运,其势虽缓,却也不可阻挡。 郑青山不禁口中楠楠出声,“师傅啊,果如您所言。三疯武当千年运,其后中兴靠纯良!” “武当何其有幸?幸而有小师叔! …… 山下众心激昂,山上一人清净。 吕纯良偷偷摸摸向四周看了一圈,确定无人后才吁出一口气,悄悄打开了手中的书信。 “亲亲师傅在上,徒弟灵儿拜首: 一别三月,如隔三世。师傅仙容,犹在眼前。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