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三年之约  (第1/2页)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提起炭笔,在白纸上画了一串小碎浮萍。随即,又迅速勾勒出几朵小花,一湾流水,一个痴痴坐于岸边的钓鱼人。    摇了摇头,张潜看向窗外,满脸阳光明媚。    是青荇,不是青青,他终于弄清楚了对方的名字。只不过,过程有些丢脸。    昨天下午,当她轻轻拉住了战马,霞染双颊之际,他竟然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青青姑娘,你是丢了东西吗?”    囧,囧到无法再囧!    两辈子所有尴尬加起来,恐怕都比不上昨天那一瞬间多。    好在,她比他在二十一世纪遇到过的所有女生都坦诚,微微愕然之后,竟然利索地跳下了坐骑,笑着摇头:“敢教用昭兄知晓,我叫青荇,不是青青。名字是舅父帮忙取的,据说出自《诗经》。”    刹那间,阳光潋滟,风也变得轻柔……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抬起笔,在画面旁写了几句诗,张潜笑得满脸幸福。    还需要更多的语言么,肯定不需要了。好歹也是文科生,《诗经》里的第一名篇,《关关雎鸠》他还是背过的。    于是,流浪了两个时空的心,再也不孤单。    其实他先前的话也不算完全错,她的确是借口掉了东西,支开了同伴与丫鬟,掉头跑回来的。    所以,昨天下午,留给她和他独处的时间,很短,很短。短到他刚刚鼓起勇气,拉住了她的手。她已经红着脸重新跳上了坐骑,消失在远处传来的呼唤声中。    我昨天真的拉她的手了吗?抬起手,仔细看了看,张潜的眼睛里,写满了似乎,可能,和不确定!    然而,手掌心处,却隐约还留着一缕余温。    “三年!”他再度提起笔,在钓鱼人身边,狠狠写下一个期限。然后,又长长吐了口气,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昨天留给她和他的时间虽然短,却已经让他了解到了足够多的信息。    少女叫杨青荇,出身于弘农杨氏。他父亲姓杨名矩,官拜鄯州都督。祖父杨綝,官拜侍中,还曾经担任过武则天时代的同平章事。    吐蕃遣使求婚,大唐国内部千疮百孔,无力同时应付吐蕃和突厥两家的纠缠。所以,今年四月,李显将嗣雍王李守礼的女儿,也就是他的侄孙女李芊芊,认为义女,封为金城公主,许给吐蕃王为皇后。    此时,金城公主九岁,年少孱弱。    为了表达大唐的耿耿忠心,嗣雍王李守礼至交好友杨矩,就将自己的小女儿献了出去,作为公主的媵,由大唐皇帝李显,一并许给了吐蕃王。    “用昭兄见谅,不是青荇不知羞。没找你确认,就自作主张,将对你的感觉说给了祖父听!”红宝石少女杨青荇的话,温柔而又果决。“只是青荇,没有时间耽搁。所以,只能豁出去赌一次,你对我的感觉,和我对你的感觉,一模一样!”    “不怪,不怪,我真的不怪。这些天,这些天来我一直在猜,猜你的心思。只是,只是不敢确定而已!”没相到唐代的少女,居然如此大胆,张潜当时的回答,有些语无伦次。    “祖父说,他使出全身解数,顶多将公主出嫁的时间,拖延三年。三年内,如果吐蕃人控制不住贪欲,再度兴兵犯我大唐边境,婚事自然作罢!届时,希望用昭兄莫嫌小妹人老珠黄!”    终究是将门之女,即便再害羞,她说出来的话,也斩钉截铁。    “在我的故乡,女子二十岁才可以出嫁。早于这个时间,国法不容!”鬼使神差,或者脑子差了根弦,当时,张潜回答得一点儿都不温柔。    很显然,红宝石少女杨青荇,不知道他故乡在哪。也不相信,在这世界上,真有国家,竟然会把女子的婚期拖到那么迟。然而,她却依旧感觉到了隐藏于这句话背后的真诚。    于是,轻轻笑了笑,她转身走向坐骑,背对着他,努力不让他看见自己眼角的泪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