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_第五百九十六章 保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六章 保密 (第1/2页)

    ;

    ()

    这个人。..杨震虽然闻名已久。但只是后世通过照片和某些苏德战争期间的纪录片才见过。他的才华。也要一年之后才会因为苏德战争的爆发。而才有了一个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但是这个人的大名。对于杨震來说。却是绝对不陌生。如果杨震见到他。恐怕自己也会吓一大跳。

    尽管这个人现在只是苏军总参谋部作战部第一副部长。但是在一年后的苏德战场之上却成了苏军作战指挥的大脑。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就从少将晋升成为元帅。被称之为苏军最优秀的战略策划者和总参谋长。在西线战争结束后。又挥师东进指挥百万苏军横扫关东军。

    不过虽说杨震对这个人的能力和才华敬佩不已。但此人很明显并不想让杨震知道他此时就在外蒙。不仅前來欢送的时候刻意隐藏了自己的身份。甚至压根就穿着便装。如果杨震沒有见到前來欢迎自己的那位苏军少将对此人毕恭毕敬的样子。他很难会将这个人与后世自己在照片以及纪录片中所见到的那位威风凌凌的苏军元帅联系起來。

    虽然他此时的军衔与奉命前來欢迎杨震的那个苏军将领一样。都是少将。但作为总参谋部的作战部第一副部长下來视察。下面的人还是必须尊敬的。尤其是在克里姆林宫对此人极为重视。最高领袖对此人的一些建议很是看重的情况之下。

    这位少将的表现虽不能说卑躬屈膝。但是根本就不敢摆出一副平级相待的姿态。毕竟人家现在的身份是国防人民委员部的特别代表。在深的最高领袖器重的此人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前程。甚至是生死。

    那位被所有苏军将领恨之入骨的内务人民委员虽然已经被处决。但是肃反并未停止。莫斯科派來的人对于下面的苏军将领來说。总有一股子可怕的感觉。无论他是总参谋部还是内务人民委员部。还是最新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

    对于所有的苏军将领甚至所有的苏联人來说。这几年的生活简直就像在地狱中一样。人们对來自莫斯科的人。总有一股恐怖的感觉。生怕突然有一天会被來自莫斯科的陌生人带走后。便一去再也回不來。

    尤其作为苏联肃反重灾区的苏军中。所有将领对莫斯科來人。无论是哪一个部门的。都有一种深深的畏惧感觉。这也为什么同样是少将军衔。驻蒙苏军将领会对这个莫斯科的來人如此毕恭毕敬的原因。

    他可不想像自己的前任那样。被莫斯科來人带走后。便一去再无消息。将诺门罕战役前的苏军驻蒙军司令带走了。可不是穿内务部队制服的人。而是穿着正规苏军军装。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有了这个经历。对于这位上面來的钦差。这位少将不敢有半点的怠慢。

    在郑重的交待完前來迎接杨震的这个少将后。这位现在看还很神秘的人物。直接乘坐停放在距离杨震机群不远处的一架里二专机。返回了莫斯科。此人此次悄无声息的來了又走。好像就是专门來看杨震一般。

    而此时乘坐在飞机上看起來是在闭目养神。实则谁也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的杨震。压根就不知道自己与那位后世极为钦佩。被称作整个二战之中最优秀的总参谋长的人擦肩而过。而沒有想到此人会专门从遥远的莫斯科跑到蒙古來。就是为了看上自己一眼。

    因为头天的事情。加上中国人心中惯有的领土情结。离开赛音山达后。在蒙古境内飞行时。杨震的兴致一直不是很高。直到接到飞行员报告。飞机已经进入绥远上空。他的心情才稍微缓和了一些。

    接到报告。杨震便睁开了起飞后一直闭着的双眼。很贪婪的看着机翼下那草原、戈壁。以及地面上那星星点点的白色。应该就是蒙古牧民放养羊群这一幅在东北很难见到。在后世因为土地的荒漠化。更是极难见到的景色。

    当机群飞越包头上空后。看着机翼下出现的一条犹如黄色的缎带流淌着在草原上的大河。尽管飞行员沒有报告。但杨震一眼就看出这就是那条即哺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但又给中华民族带來了无数灾难的母亲河。

    尽管在后世多次见过黄河。但此时杨震的心情却是与后世见到这条河的时候。心中却迥然不同。远沒有了后世的平静。看着机翼下面的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杨震脑海里不由的响起了后世那首熟悉的旋律。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了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