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刘邦的诚意  (第1/1页)
    南郑城西十里外,这里已经修筑好了大约三层楼高的坛场,在登上坛场的阶梯上,已铺满了红地毯。    公元前206年2月20日,这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是难得的好天气。    春天季节,万象更新,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上午时分,汉军官兵上万人聚集在这里,文武官员在前、士卒在后,整整齐齐站列着,空出中间的通道,等候着君主的到来。    在刚集合的时候,刘邦就曾下旨,所有人员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出列。    文官有郦食其、周苛、隋何、杨丙等人。    作为武将最重要的几个人,樊哙、曹参、周勃、卢绾等几人站在最前面。    急性子的樊哙在焦急地等待着。    另外三人内心都无比紧张,都希望今天登上坛场成为大将军的会是自己,而三人都自认为有机会。    在士卒队伍中,韩信是排在靠后的位置,他倒要看看,刘邦会让什么人担任三军统帅。    在南郑西门外,有大量百姓站在两旁,汉王要从这里出城,大家都想一睹汉王和大将军风采。    南郑官署大门,刘邦坐着王驾来到这里,他要带着邓玉龙一齐前去坛场。    萧何先走了出来,他说道:“汉王,你得进去请他,等会你要邓兴让坐你的王驾。”    精通驭人之术的刘邦当即就明白了,既让邓玉龙看出自身对他的重视、让他多一份感激,又让将士和百姓都看看,自己是多么礼贤下士,博得一个好名声。    官署卧室里,邓玉龙刚刚换过一身华丽的衣服。    王大虎说道:“将军,汉王对你真好,给你这么好的衣服,还要跟你一同出发。”    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邓玉龙要当大将军。    邓玉龙说道:“因为我今日将会登上坛场,被汉王封为大将军。”    天啦!王大虎顿时愣在当场。    “玉龙…”    这是萧何的声音,只见他和刘邦一齐走到卧室门口。    萧何说道:“邓兴,汉王亲自请你前去坛场接受册封。”    “谢汉王!”    邓玉龙深深作揖。    今天的萧何、刘邦,衣着十分正式,萧何是丞相官服,刘邦身穿君主黑色袍服。    天啦!邓将军竟然是大将军,王大虎被深深地震撼了,心道:他应该是汉王早已内定好的人选,怪不得还在汉中时,就安排我做侍从。    邓玉龙出来大门口,只见这里有汉王的王驾,还有侍卫队、仪仗队。    王驾属于露天马车,四面车身只是凸起几十公分,车顶还有圆形的伞。    刘邦手掌指着王驾,说道:“邓爱卿,请你登车。”    竟然是要让自己坐他的车,刘邦真懂得驭人之术,邓玉龙再向刘邦深深一揖,说道:“汉王,这…臣不敢当。”    刘邦直接将邓玉龙拉到王驾旁,做出一副极其真诚的样子,又再说道:“请。”    对方这样诚意让你上车,邓玉龙不好再推辞。    “谢汉王!”    邓玉龙深深作揖后登上马车,在车上跪坐坐下。    侍卫队向向前开道,车马缓缓前行,刘邦和萧何骑马跟在王驾后面。    王驾出来西门,两旁的百姓气氛热烈起来,大家基本上可以从君主服饰、王驾来判断身份。    “快看,汉王骑马,却让那人坐在车上,好威风啊!”    “看来,他肯定是汉王今日要拜的大将军!”    “汉王不愧是好君王,这么礼贤下士。”    “我听说过有什么吴起、王翦、李牧,汉王这么器重他,说不定比这几个人还厉害!”    ……    一直到汉王离开,这里的民众都还在热烈讨论着。    十里外的坛场,人们在焦急等待着。    “来了…汉王来了…”有人在小声说话。    主角终于出现了,众人远远望见了向这边走来的队伍,隐约望见了汉王的王驾。    随着人群越走越近,似乎发现坐在王驾上的不是刘邦,但距离还太远,模糊不清。    “那个人会是谁呀?”不少人嘴里低声说着,心里这样想着。    韩信同样在张望注视着,隐隐觉得王驾上那模糊的身影似曾相识,随着距离逐渐拉近,远处的身影也逐渐清晰起来。    咦!不会是邓兴吧!韩信吃惊起来,邓兴曾经做过他一年属下,韩信觉得很清楚他有多少斤两。    没多久,他终于看清楚了,还真的是邓兴。    天啦!这怎么可能,不可思议,韩信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    难道,邓兴小时候也像自己那样,熟读兵书、通晓兵事?对,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刘邦不是傻子,本身邓兴就刚投奔他,如果没有过人能耐,怎么可能让他做三军统帅。    王驾抵达通道口时停下,刘邦、萧何下马,邓玉龙下得车来。    刘邦手掌对准坛场方向,向邓玉龙说道:“邓爱卿,请!”    邓玉龙作揖道:“谢汉王!”    三人一同沿着通道向坛场走去。    到了这个时候,在场所有人都把邓玉龙看得清清楚楚,各人的反应不一。    周勃、曹参、卢绾三人原本还想着,大将军会不会是自己,没想到居然是新人邓玉龙!三人先是失望,随即是不服气。    至于樊哙,那是非常不服气。    其他各个武将,有相当一部分也都有不服气的心理。    不过,有许多人认为,汉王既然任命了大将军,就算不服气也得服从旨意,以后服从军令。    邓玉龙、刘邦、萧何三人继续向前走,性子耿直的樊哙越看越气,要不是汉王有旨,他可要冲出去进谏了。    用木料建好的坛场分为两层,第二层高度相当于现代的三楼,第一层相当于现代的二楼,面积比第二层稍大。    坛场阶梯前,刘邦向邓玉龙说道:“请!”    邓玉龙恭敬说道:“谢汉王!”    邓玉龙踏着鲜红的地毯,走上坛场,刘邦和萧何,分别在他身后的左右两边跟上。    韩信望着这一切,心中无尽感慨,做上三军统帅是他最大的梦想,却让原本的下属捷足先登了,他失落中带着好奇,邓兴到底有什么大能耐?他一定要找机会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