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飞速发展  (第2/2页)
。    毕竟泥坯垒起来的铜炉虽然出铜慢,体积小,碳耗多,热量浪费严重,一炉炼出来的铜数量有限,但停炉后不心疼,砸就是了。    去铜山那边采矿的人选是王伟亲自挑选的。    全是王族和鱼族最值得信任的人。    这次采的矿也并非全是铜矿,而是铜矿锡石都有。    上次炼铜,王伟就吃了纯铜料子的亏。    纯铜锻造出来的工具硬度太低,虽然重复锻造回炉会比较方便,但也限制了太多的功能。    而这次,王伟将会锻造出来一批青铜器具。    所谓青铜,就是铜锡合金。    刚出炉的青铜其实是金色的。    但是经过氧化,颜色会变青,才被称之为青铜。    青铜的硬度和含锡的数量有关,锡的数量越少,青铜的硬度越高,但同时也更脆。    锡的数量越多,青铜的韧性就越强,但无论怎么比,硬度都比纯铜要高上不少。    在王族,铜的重要性还在陶的上面。    烧陶还能让奴隶们参与进去,甚至陶罐和陶碗的陶泥配方都由四个女奴掌握着。    但烧铜是绝对不会外泄的。    铜炉的建造虽然也是放在陶厂那边的,但距离陶窑却是有几百米的距离。    并且陶窑那边的人,不准接近铜炉,否则是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的。    而从采矿,洗矿,粉碎到煅烧浇筑,这些过程都是族中最受王伟信任的人亲手来做的。    所以目前来说,根本就不用担心炼铜技术的外泄。    从建造铜炉到第一批青铜器具成型,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里,那些参加了合欢节的部落好像是受到了召唤一样,接二连三的来到王族。    有的部落是第一次来,目的就是为了和王族交换陶罐,鱼笼等东西。    但有的部落则是夏汛前来过的。    这些早先来过的部落都是距离王族比较近的部落。    他们这次过来,是听从了王伟的建议,衡量了利弊后,决定来王族打工的。    夏汛过后,食物充足,哪怕部落里面只有女人和孩子,也不用担心会被饿死。    只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保障,大部分的部落经过思考后,都会选择来到王族的。    毕竟,让部落里面强壮的汉子来王族干活,收益比起留在部落里面狩猎的收益要高很多。    而且,王族也确确实实的有许多他们需要的东西。    随着来到王族的劳动力越来越多,王族的发展也有了多面开花的资本。    那些第一次来到王族交换陶罐的部落,有了石头他们作为模板,也都动起了派人来打工的念头。    而已经付出行动的部落,随着王族的人越来越多,也更加珍惜在王族打工的机会了。    半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这半个月的时间,王族增加了一百三十多名青壮劳动力。    而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大部分来到王族的人,也都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    作为这些人单号日的教学老师,王虎有一句跟王伟学到的口头禅也被他们学了过去。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这些不会骗人的数字,让石头他们发现短工的劣势。    在王族打短工,不仅工资比长工要低,最主要的是短工太不稳定了。    短工的活会受到很多外力的影响。    大部分短工干的活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像是砍木头,挖泥巴,和泥之类的。    很容受到天气的影响。    若是天气不好,室外的活干不了,没有抢到活的人,就会闲上一两天的时间。    王族有个规矩,短工若是干活才能管饭,而长工,若是因为外力影响干不了活,也是管饭的。    短工在没活干的时候,不仅没有陶币拿,连吃饭都得自己花陶币买。    一入一出,短工挣的就比长工少太多了。    半个月后,石头他们回部落了一趟。    这一次回去,不仅带回去了鱼笼鱼饵,还有不少能够自己腌制咸鱼的盐。    倒是陶罐和陶碗交换的数量并不多。    看到部落一切都安好后,石头和族中的老人商量过后,成为了第一个,和王族签订了长工契约的部落。    王族用他们的富饶和诚信赢得了石族人的信任。    一月一结的工资他们自己就能计算出来,虽然压半个月的工资令他们有些不爽,但只要在规矩之内,不干的话提前半个月请假,还是一个陶币都不会少他们的。    所以尽管不满,这些规矩石头他们都能接受。    而半个月的时间,王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一个部落若是不走弯路,发展的速度可谓是飞速的。    王族的第一个砖窑建造完毕,即将投入使用。    陶窑在烧出足够建造砖窑的砖后,继续开始烧制陶器。    岩盐二号在那些外族人震撼的神色中成功下水,第二批的船员已经开始培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