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加工厂开起来 (第1/1页)
宋彦之,三岁学文,四岁习武,五岁知诗词,六岁懂歌赋,是真正文武双全的小公子。 但要说养猪...... 少年脑海里跳出自己拿剑杀猪的样子。 脸彻底黑了。 “臣,不会养猪。”他一脸纠结:“但臣可以试试。” 苏琉玉忍着笑,御笔未停。 “彦之兄不如再回去仔细想想,待早朝,朕听你谏言。” 这算是布置课业了。 宋彦之一走,赶到宫里的大臣也全部听到了这个消息。 今晚,所有文臣,学子,谋士,都聚到一起,讨论养猪。 当然,还有这帮子天子门生。 要说圣意,这群人也能摸个七七八八。 当初考学,这种策问题,不知布置了多少。 “琉玉兄说养猪,根本不是真正的养猪。” “关键这题,怎么破,怎么解?” “琉玉兄以前说,破题在政,解题在民,但和养猪,怎么联系到一起?” 是啊。 这给人整懵逼了。 政三省也懵了。 皇上把题出出来,自己这些三朝元老要是不会解,岂不是丢人吗。 沈埕安连夜带着同僚把太傅请出来了。 沈怀舟一身月华锦缎大袍缓缓而来,青丝半挽,容貌俊逸,还带着男子独有的成熟与儒雅,礼态风韵自天成。 只是这位,在听到这题目时,又无奈又想笑。 她既出题,自然希望在朝文臣可以破题,选拔这方面人才。 他虽知她想法,但却不能开口。 “破题在政,解题在民,新政亦是如此。”他道:“各位大人还是回去好好想想。” 老臣们对看一眼。 太傅肯定知道! 但太傅和皇上是一伙的,压根不会给答案。 这可把人愁死了。 第二日,大魏开启了阔别七个月的早朝。 卯时未到,金銮殿外听证的文臣已经开始讨论了。 只是想了一晚上,不知从哪里破题,还失眠了。 御驾缓缓走到金銮殿,苏琉玉一身烫金滚云龙袍,端坐在大魏中枢金樽龙椅之上。 她看向金銮殿中文武百官,手扶着龙椅金雕,缓缓开口。 “各位爱卿想了一夜,对新政可有什么看法。” 几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出列。 苏琉玉扫向从四品官位的宋彦之。 “小宋大人,可有什么见解。” 宋彦之缓缓出列,他身穿从四品绯红云雁朝服,这朝服儒雅,把他身上那份武将独有的杀伐之气压住,让他孤傲的脸,显得柔和不少。 “臣以为,西北八府,牧场畜牧,因扩大养殖。” 苏琉玉点点头。 “爱卿所言,深得朕意。” 这句话一出,所有文臣互相看了看。 果然是小宋大人了解圣意。 没的说了。 宋彦之心里松了一口气,到底不枉昨日想了一夜。 “皇上,臣有奏。” 突然,一声清澈的嗓音响起,宋彦之寻声一看。 又是这小子! 苏有余同穿云雁绯袍,但周身气质,墨韵天成,带着一股子书香文气。 苏琉玉看向他,有了一丝兴趣。 “爱卿,有何见解?” 苏有余言道: “国欲速富,当畜五牸。” “一来饲之,山谷饲料,带动农业。” “二来养之,百姓劳作,带动民生。” “三来杀之,加工工坊,带动百工。” “四来运之,商路运输,带动商贾。” “五来食之,金银贩卖,带动国本。” 苏琉玉听闻,一拍龙座,当下龙颜大悦。 “爱卿所言,为朕所言,来人,重重有赏。” 喝—— 要知道,苏琉玉在朝,从不夸人,更别提奖赏。 就尚书令被赏赐,都喜滋滋的嘚瑟好久,现在自家皇上当着文武百官之面,还重重有赏! 所有人都看向苏有余。 每个人都心思各异。 当年的一甲三鼎首,天才少年,果然厉害。 众人再看宋彦之。 好吧,小宋大人脸都黑了。 苏有余对朝中瞩目,泰然自若,可见沉稳。 龙颜大悦后,苏琉玉当下颁布新政。 只是她这新政,比苏有余想的更细更完善。 可以说,苏有余那五句,只是笼统的大概。 但苏琉玉却在各方各面,面面俱到,并且把隐患,麻烦都一一列举,几乎是碾压! 顺帝,向来走一步想百步。 从动物瘟疫防范,动物粪便利用,污染对策隐患,都全部提及。 深化畜牧业改革,实施畜牧业全产业链,促进牛羊大区建设。 大魏顺启三年,rou,蛋,奶,三项,要全民普及。 今日早朝,足足开了两个时辰,可谓入朝之最。 也让所有文臣,知道自己和这位帝王的差距。 散朝后,所有文臣还意犹未尽。 这从养猪这个问题,衍生到这么多,他们从政文人压根没有想到。 “皇上说的什么乳制品厂,rou类加工厂,还有皮毛加工厂,本官都没听过啊。” “本官也闻所未闻,不过有一点,本官倒是听明白了。” “皇上,要大力赚银子了。” 这三大工厂,不要想,皇上肯定要融资。 有米大人开酒厂的先例,所有人现在准备送银子了。 这开厂,皇上也带我们一个啊,咱们也愿意出钱。 主要想在皇上面前露露脸,出了银子,就有皇家股份,和皇上,可不是亲一层吗。 众臣赶紧回家凑银子去了。 倒是苏有余,看着宋彦之黑着脸,走上前,笑着开口。 “小宋大人这是要去御书房吗?本官正好被皇上召请,不如一起?” 两人自岭南府就是死对头。 科举时,每次宋彦之都被这小子压一头。 近年他携领朱雀军在外,今年入朝,没想到这小子也升上来了。 他冷着脸,压根不想看他。 两人来到御书房,苏有余是应召,而宋彦之,是自个儿过来的。 苏琉玉下了朝,换了一身帝王常服,比朝服要轻便不少。 看到宋彦之,倒是有点意外。 “彦之兄有政事上奏?” 少年没开口,有点别扭。 苏琉玉惯会猜他小心思,看他这样,也不再赶他,只是看着苏有余道: “今日,爱卿提的政见,深得朕意,新政这方面,朕属意你来负责,中书省这边的朝政,可以暂且放放。” 宋彦之听完,死死握拳。 ------题外话------ 大魏顺帝,在朝政绩一览----- 顺启之初:禁苛暴,止擅赋,重农兴水。 顺启一年:开商道,引商流,兴兵征战。 顺启二年:东南建厂造林,西北畜牧养殖。 顺启三年:造宝船,通海贸,军功封爵。 ---------------------------------- 大家有什么好的发展建设,欢迎留言。 期待咱们大魏,越来越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