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扬州 (第2/2页)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扬州。哈哈,好一豪情壮志!” “此诗不提端午,但句句符合今日盛况。将飞仙阁比作江南河上的大舟,这里有四方宾客美酒千斛。前三句写得何等逍遥自在,直到第四句将屈平和楚王对比,才得知今日是端午。告知我们不要贪念荣华富贵,还不如像神仙般逍遥快活的度过一生。” “李白当真是个妙人!” “柳少明珠慧眼,此人果真能写出惊世诗篇。” “此人行书一气呵成,笔风飘逸,宗师有望。” 一些女子:“哇~” …… 大型阅读题分析现场中尴尬的当事人——江鸿。 这首《江南吟》原名为《江上吟》,是历史上李白中年时期客游江夏时期所作。 江鸿问系统可以不可以这么做,有没有侵权? 系统说反正都是李白写的,只要改得不太出格就行。 江鸿想到反正这也只是一段历史,他的到来或许会让这里的轨迹改变,但是真正的历史却不会改变了。 索性他就发动技能【惊风之文】写下了这篇无论是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能代表李白的经典诗篇。 一旁的柳子川见台下夸赞声不绝,自己则成为了他磨墨的笔童,这是把他当成垫脚石来踩,他柳子川何时受过如此大辱,尽管是他挑事在先,但是他李白一个蜀地来的乡野蛮夫,怎么配和他扬州城柳世家族弟子相提并论。 他盯着此诗研究了片刻,突然对身边的江鸿说道:“先生大才,全诗十二句,气势豪放,情感激昂。” 柳子川的声音很大,吸引了前排一些文人宾客的注意,其中有一些是柳世家族的幕僚,见状连忙唤起众人让全场安静下来,柳子川见状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继续说道。 “不过子川有个疑问,太白先生此诗中反面表明功名富贵不常在,更是用江南河自西向北流这种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作为假设,气势恢宏,但是极具嘲讽之意。” “李先生把纵情声色,恣意享乐,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歌颂。而金管玉箫,携酒载妓,不震撼也是功名富贵中人所迷恋的吗? 唐明帝开元盛世,几度开科举,天下英雄文豪心往矣!若是天下人都像李先生说得这样,不如神仙但更似神仙,那么天底下夺取功名者何用?大唐大开科举又有何用? 天下之人都像李先生一样纵声享乐,那么谁帮助皇帝管理天下,谁会去魔边保家卫国?” “李白,你所作之诗,意在何为?” 最后一句,柳子川直呼李白姓名,目光如蛇,并且动用修为,涨一波气势。 台下众人微微一愣,随即就有人说道。 “柳先生所言不假,先前我们还未察觉,现在听先生一席话,顿时醒悟过来。李白是不错,但寓意消极,丢失了我辈大唐子民的风骨。” “我辈修士,当保家卫国,投身魔边,方可大丈夫。若是神仙都是逍遥自在不解民苦之人,那么这种神仙不当也罢。” “此诗文笔上佳,立意短浅消极,当废除此次参与文会的资格。若是传出我扬州城端午文会有如此一首诗,那么本次扬州城端午文会将成为周边之城中近几年的笑柄。” “我呸……” 顿时,批评骂声不绝。 柳子川与其说一直看着江鸿,不如说他在等江鸿会怎么答复,若是答复不来,便可能会道心蒙尘,仙途有损。 片刻,骂声小了许多,像是都等待着江鸿的答复。 江鸿见状,大笑一声,上前,将他所作诗的文纸一把抓起。 “素称江州城江南重地,繁荣无比,尚诗之风盛行。外来之人李白初来驾到,欲见江南繁华,窥一斑而见全豹。 于大明寺求学时收到端午文会的请柬,每每入夜想着今日可以见到众多江南豪杰sao人墨客而激动不已,常常夜不能寐。” “但是!” “今日一见,大失所望,江南文人,天下吹捧,众所传言,不过如此。” “不是针对一人,我想说在座的各位!” “……” “都如渣秽!!!” 江鸿右手一挥,左手负背,昂首低眉,傲视台下群人,口气嚣张至极。 顿时,群人激怒。 “蜀地小儿,岂敢蔑视江南……” “李白,纵是你筑基初期,我也要与你之一战!” “江南文人的傲骨岂容你所践踏!” “当即血溅五步,定要让你为你所说而道歉!” 台下又开始怒骂江鸿起来,这一次比批诗还要凶猛。 江鸿一话惹起众怒。 当事人,立足高台,还露着猖狂的微笑,不屑写于脸上,简直不可忍耐。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