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端午文会(二更求收藏推荐) (第2/2页)
萧月的支持者。 死猪哥! “这位兄台,你似乎好像没有追崇的人?” 江鸿旁边的一个年轻男子见江鸿安静地坐在那里,无事时便看着壮丽的江南河,一言不发。他主动问道。 “没有!” 突然那个年轻男子凑过去压低声音说:“难道他们没有给你钱吗?这些来参加文会的人多多少少私下里都收了一些世家的银两?” “嗯?他们口中支持者背后的家族势力吗?” “嗯!” “我没有收到。为什么要给银两给他们?” “当然是为了夺取文名!一个人的名气越高便可以带动整个家族的地位不断变高,这就是文名的好处。” “哦!” 文名?对我有用吗?我出名了你给我一百万我可以带出去吗? 怕是没事找事做才会夺取那个东西! 这时,座在五楼几个主位上的一个老者站了起来。 “诸位安静!” 结丹初期。 这一句话动用了修为,楼中之人皆数安静下来。 “既然诸位文友争论不下,那老夫便献丑一番。” 众人愤愤,老东西,好生不要脸,但也不敢出声。 “老夫府中,有一友人,闭关十个月,最近才刚刚出关。出门得知端午将至,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诗,老夫认为老夫的这位朋友所写的诗情真意切,诸位可点评一翻。点评结果老夫不会告诉吾的那位友人,因为他昨日已经拜谢离开此地了!” 说罢,从袖中飞出一张文书,上面写道: 端午 年年节与物相符, 笋已成竿燕欲雏。 客里不知端午近, 卖花担上见菖蒲。 《端午》这首诗的意思是描绘了端午节前的一天,刚刚闭关结束得修炼者出关后走在街上,看到竹笋已经长成竹竿,燕子正在做着孵化小燕子的准备。忽然看到街上卖花人的担子上有菖蒲,才意识到端午节快要到了。 台下的众人已经开始朗诵此诗出来。 片刻后。 “宋老友人的这首诗当为历代端午诗中的精品!” “没错,此诗的前两句描写端午节十分的形象,竹笋长成竹杆,燕子做着孵雏的准备。而后两句刚好和前两句呼应上,卖花担上见菖蒲,结尾的手法用得十分巧妙,应该是先见后知,而这里……” “好诗好诗啊!” “直至下午,此诗可流传扬州城!” “……” 江鸿忘着这些人很无语,这是大型语文诗词题赏析现场? 你们这些赏析在21世纪是个读过高中的学生都会好不好? 看他们一个个捧的,咋不上天! “既然本次诗会的头诗有了,不知可否有人作出第二首诗,将宋老先生友人的这首《端午》给比下去?” 这个时候,倒是说话的人很少了。 一是因为《端午》这首诗确实是一首不错的佳作,二是因为这不再是头诗了,若是比诗不过,提升的不是文名而是污名了! “李老,小生倒是记得有这么一人,此人自蜀郡而来,拜师赵蕤宗师,期间醉酒梦遇神仙舞剑,醒后自创四式剑法,站力大涨。此人不仅是剑法书法都达二境,更是年纪轻轻修为达到了筑基初期。小生保举此人,定能写出高于此诗的传世佳作!” 一个衣冠华丽的人向台上之人抱拳道,之前讲话称之为‘李老’。 江鸿也注意到了这个人,特么的,这个人是要搞我啊! 听到旁边有人小声说道此人就是那个以咏物诗闻名的柳子川。 嗯,记住这个名字了,等哪天有机会了,我就把你给做了。 对了,好像历史上他也好像死了一千多年了吧,我用得着和一个死人计较吗?哎,没意思。 “柳少可说的是那书剑双绝李白?” “没错,正是此人。” “我等听说此人现在成为了大明寺的外门弟子,学习礼佛,但依旧每日荤酒不忌,放浪形骸。真如柳少所说能够写出佳作?” “我见此人目前教习同福客栈的老板儿子剑法,以换取几斤酒喝。如此俗人,能登大雅?” 柳子川道:“此人才学惊世,在下不如。刚好此人今天有来到现场,不如请此人提上一首诗,让大家知道何谓盛名之下无虚事,诸位意之如何?” “善!” “既然柳少诚信力荐,那我等呈柳少一个面子。” 江鸿:你们还没有问问我的意见就同意了。 这是捧杀吗?先捧再杀?边捧边杀? 我不知年轻的李白是什么样的人。 但是我知道世人眼中的李白是什么样的人。 既然你们想这样玩的话…… 我不介意让你们见见我江鸿演绎的李白!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