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2.新的对手 (第2/2页)
没有老老实实的待在寺庙里,而是在寺庙里呆几个月,又出去化缘好几个月。 总之,他的僧侣案碟,没有被剥夺,他仍然是皇觉寺的一员。 其实,朱重八也想参加农民起义军,但是,他也有所顾虑。 战死在沙场上,他不怕,要是兵败以后,被大元的官兵捉去,被绑在法场上凌迟处死,那滋味可不好受。 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 就在此时,一封书信,彻底改变了朱重八的命运。 有一个人。 名字叫汤和。 他和朱重八是发小,小时候一起讨过饭。 这天。 朱重八收到了汤和的来信。 汤和在信中写到: 他已经参加了郭子兴起义军了,而且,还谋得了一个千户的小小职位,希望朱重八也来参加起义军,共图富贵,要来的话,就趁早点儿,主力部队现在就在濠州城,郭元帅本人也在那里。 朱重八看完书信以后,内心冒出一股冷汗,这可是一封反动的信件,倘若要是被人知道了,检举以后,那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他赶紧把把书信,紧靠着火苗上,把书信烧了,免得给别人落下把柄。 不过,朱重八的内心犹豫了,自己昔的铁哥们儿汤和,现在混得不错呀,作为愤青一族,朱重八也不愿意在皇觉寺里,虚度年华。 据汤和信上介绍,他们起义军的主力离皇觉寺,也就四五十公里左右。 俗话说,隔墙有耳。 原本,朱重八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然而晚上,朱重八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已经知道了私通反贼郭子兴的部下,等天亮以后,就去官府告发他,其实就是想借故,勒索朱重八一个穷和尚。 夜深人静以后,朱重八,越想越害怕,他怕师兄第二天一大早,真的去揭发他了,他啥都没要,连夜翻墙逃出去了。 濠州城。 夜深人静了,郭子兴还在元帅府走来走去,一个人冥思苦想,如何歼灭大元朝廷的有生力量。 这时候,郭子兴手下的一个军校,急匆匆的闯进大帐,说他们抓到了一个大元军队的探子。 郭子兴手一挥的说: ”既然抓到了探子,那就把他带上来吧。” 等朱重八,被军校押到元帅府的时候,郭子兴差点儿笑哭了,眼前这人没有任何的特点,与其说丑点儿,还不如说更丑了点儿。 郭子兴走到朱重八的面前,不怒自威地说: “是谁让你来打听我军的况的?你要老实交代,兴许老夫一高兴,饶你不死。“ 朱重八表现得很镇定,他居然敢和郭子兴四目对视: “郭元帅,我都已经跟你手下的士兵,说过好几遍了,我不是大元那边,派过来的探子,我是来投奔你的。”” “投奔我的。”郭子兴压根儿不相信。 “对呀!要不是我大声嚷嚷,你手下的士兵,早就把我杀了,既然你都不相信我,那我还说个,要杀要剐给老子来个痛快的。”朱重八表面上视死如归,其实内心早就差点儿了尿崩了。 郭子兴大笑到: “你把我们当傻子吗?大晚上你不睡觉,鬼鬼祟祟的跑到我这里来投降的,我能信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既然你不配合我们,左右,将这个大元探子,推出帐外斩首。“” “砍吧,砍吧!莫非老子还怕你不成,明年的这个时候,晚上我去给你盖被子?”人在激动的时候,就容易脸红脖子粗,朱重八恶狠狠的看着郭子兴。 眼见朱重八嘴里骂骂咧咧,并不服软,而且还敢于自己四目相视,这让郭子兴来了兴趣。 原本。 郭子兴手下的将校,准备把朱重八叉出去,这时候,被郭子兴制止了。 两个人,一来一去的眼神交流中。 似乎都在对方上,看到了英雄的样子。 郭子兴觉得眼前这个丝,上一定有故事。 郭子兴亲自为朱重八解绑,然后,和蔼可亲的问他是哪里人,为什么要投奔他? 朱重八一五一十的说,是他的一位发小汤和,托人捎信给他,让他来投奔郭元帅的。 同时,朱重八掏出来一块信物,那就是一块特制的红布,这是他们起义军的标志。 汤和这小子。 郭子兴,对他印象很好。 是个造之材。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郭子兴连夜差人去问汤和。 差人回来的报告,和朱重八的诉说,如出一辙,确实是汤和介绍朱重八,来投奔郭元帅的。 这样一来,郭子兴对朱重八的怀疑,完全打消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