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155KM! (第1/2页)
四分! 以前的时候,青道高中棒球队总喜欢给别人送这样的惊喜。 球队里的小伙伴,和看台上那些青道高中棒球队的铁杆支持者,每当这个时候都会显得特别亢奋。 他们认为,在这个时候能完全展现青道高中棒球队王者的霸气。 或许是因为他们之前给对手制造的惊喜太多,让老天爷都看不过眼了。 同样的礼物,如今也送给了青道高中。 接到这个礼物的小伙伴,总算是体会到他们以前那些对手的心情。 那是要多失落,有多失落。 “不要紧的,不需要放在心上。” “刚刚只是巧合而已,继续投下去吧。”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关键时刻并没有抛弃自家的王牌投手。 他们先后开口,给自家的王牌投手打气,希望他可以挺过这一关。 在这些青道高中棒球队的铁杆支持者看来,泽村还是很有希望挺过来的。 青道高中棒球队新任的王牌投手,别的不好说,一颗大心脏可是远近闻名。 当初他刚刚加入青道高中棒球队,代表一年级的选手跟二三年级的学长们打比赛。 就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 那个时候好多人都预言,这个倒霉的一年级小鬼,恐怕没办法撑过去。 在新球队刚一亮相,就被人干净利落地打出本垒打! 试想一下,新人选手难不成还能厚着脸皮,继续赖在那儿不成? 就算球队允许,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吧。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监督,以及球队的教练们,最终同意了让泽村荣纯继续投球。 小家伙的脸皮,也原比大家想象中要厚。 他似乎根本就没受到本垒打的影响。在之后的比赛里,表现依旧非常出色。 小伙伴们有理由相信,别看现在泽村荣纯丢了本垒打,一口气丢掉了整整4分。 但是他一定能够挺过来。 反正这家伙也不知道脸皮是什么东西,他还能在乎这点小场面?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休息区里。 太田部长抬头看了一眼兴奋的市大三高选手。 原本落后一分的他们,愣是靠着这一支本垒打,完成了惊天大逆转。 现在的比分变成了4:1,青道高中棒球队落后三分。 青道高中棒球队现在所面临的困难,还不仅体现在得分上。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之前市大三高棒球队王牌投手天久的表现。 那个投手在被张寒轰出本垒打以后,并没有产生任何动摇。 他顽强的跟青道高中棒球队的打者们纠缠,最终一个接一个的拿下出局数。 真正交过手以后,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也对天久光圣的实力做出了一个基本判断。 市大三高棒球队的王牌投手天久,实力很强。 除非他自己的投球状态出现什么问题,青道高中棒球队想要从对方手里拿下大量分数,是很困难的。 现在就落后三分。 青道高中棒球队想要在剩下的六局里,追平反超。 最少也要拿下四分才行。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要保证自己的守备阵容可靠,不被市大三高棒球队的选手趁虚而入。 如果青道高中棒球队原本的王牌投手还能继续上场投球,那么青道高中棒球队的铁杆支持者们,多少还能有些信心。 毕竟光速球,可不是谁都能够打得到的。 可是现如今,青道高中棒球队的新王牌刚刚丢了4分,剩下的两个投手。不管是一年级的降谷晓,还是二年级的川上。 他们显然也没有办法让球迷,把心彻底放回肚子里。 别说对手是市大三高棒球队这种全国顶级豪门。 就算换了一般的强队,这两个选手,恐怕也不能保证在投手丘上一分不丢。 “要完了吗?” “老天未免也太残忍了吧!”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那些铁杆支持者,嘴里虽然没说什么。 但是在他们心里,已经隐约有了非常不好的预感。 像青道高中棒球队和市大三高棒球队这种,全国顶级豪门之间的交锋。 双方有的时候,并不是比谁的实力更强劲? 而是比谁犯的错更少。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这一次失误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甚至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 “泽村选手的心态明显不对,要不还是换人吧。” 太田部长私下里跟泽村荣纯的关系不错,但是关系不错,并不代表他能罔顾球队的利益。 他认为这个时候换人,情况可能会更好一些。 垒包上没有跑者了。 换了新的投手上场,也不会背负太大的心理压力。 另一边,摸着下巴上一撮小胡子的落合教练,似乎不是很赞同太田部长的想法。 “虽然结果不是很好,但是从最后一球来看,泽村的状态明显已经恢复了。现在的局面不错,如果把他换下场。” 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泽村接下来需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这一支本垒打,还有之前的触身球。 太田部长和落合教练,明明早就已经预感到了危机出现,但他们却谁也没做什么。 为什么这样? 就是因为他们考虑到了这一点,如果在这种时候把泽村给换下来,那么对他的打击可就太大了。 他很有可能因为这一次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棒球场上因为这种双重打击,而一蹶不振的选手,不说比比皆是,数量也绝不在少数。 所以现在这种情况,对于青道高中棒球队和泽村荣纯本人来说,最好的局面,就是他能够克服危机,把球场上的打者,解决掉。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作为球队的监督和教练,他们必须给予场上的王牌投手,足够的信心。 两个人各执己见,谁都不肯退一步。 最终两人将目光全都集中在片冈监督身上。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任何组织,都应该这样,提供参考和意见的人,可以有很多。但是真正当家作主,可以对事情有所决断的,最好只有一个人。 这样才不会空耗力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