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4章 千年算 (第1/2页)
听到这里,气氛立时诡异起来,百里燕、赵安陵不禁汗毛直竖,百里燕探身伸手去沾白色粉末,伸到嘴边尝了一口,确实是咸的。 “咸的,还真是盐。” 这时赵安陵也尝了一口,突然哈哈大笑,顿让百里燕吓一跳: “赵先生……?” “呵哈哈……咸的咸的,故人诚然不欺我等今人,侯爷,这柴弼是料到我军今日定有到此一举,故而在这山中埋下这一玄机啊。” “嘶……这……这未免不可思议,其竟能知一千年后。” “呵呵……其实不然,在下听宗伯兄言,但凡易学演算之法,可短不可长,年月越是久远,所知越少,柴弼将这盐置于此地,多半是暗示咸军有朝一日到此。” 玄学易学本质是一种遵循特殊计算规律的预测术,其向后推算的时间越久,所能得出的提示结果越少。如,不到应验时,当局者局外者,难以知晓谶语和作图所指细节。 正如这石函中的盐,得在正确的时空,遇上正确的人,才会收到奇效。 如果是其他人等意外发现墓xue打开石函,哪里管什么盐咸不咸,拿了金银财宝就走。 柴弼只推算到日后定有机缘与“咸”有关,直接写明显得他不够高明,代以食盐暗喻,仿佛是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 思索之际,蒋杰见食盐下隐有异样,忙是说道: “大人,盐下面似有金光,好像是金子。” 百里燕闻讯低头看去,发现食盐被手指戳中后陷了下去,隐隐露出金色。 速将食盐全数起处,果然在石槽下见一金色方块物。 “是金子,上面好像还有字。” 百里燕话音刚落,赵安陵眼疾手快,伸手去取槽中金子,金子半寸见方,很是压手,六个方面刻有小字,rou眼仔细可辨内容。 “赵先生,方金上写的何意?” “第一面写的似乎是‘日月迢迢’第二面是‘燕归海北’第三面、第四面分写‘肖徒安邦,半面美人。’第五面写着‘勿念寡人’,第六面是写‘取财有道,莫要尽贪’。” “嘶……”百里燕心中大奇:“嘿,这个‘日月迢迢’不就是个照字吗。一千年前连,昌尹郡都未曾有,照城建城也不过两百余年,这柴弼果真是厉害呀。” “岂止是厉害。”赵安陵道:“燕归北海,应是指的侯爷,肖徒便是指的在下,至于这半边美人,眼下似乎尚未见其人,但从这谶语中看,定是与照城有关。” 这时蒋杰说道: “那这勿念寡人又是何意?” 百里燕略作思考道: “多半是柴弼令我等后人勿要以此刨根问底。至于取财有道,莫要尽贪,是告诫我等取用金银要适可而止,不要全数拿走。” “其实还有另一层隐晦之意。” 赵安陵提醒道,百里燕忙问: “赵先生何意?” “柴弼道行如此高深,告诫我等定是有其玄机在内。眼下我军不缺金银,在下以为,墓中金银取不如不取,取则少取。” “嘶……可如此一来,日后消息传开,岂非被他人拿去。” “侯爷所虑不无道理,但古人不欺我等,还是听之为好啊。我料定,这墓室之内定不是柴弼所葬之处,定是假冢。” “那本帅令人掀开棺木一探究竟。” 若是说柴弼一生是个传奇,那他留下的石函足以称奇古今。 短短四句,算到了千年之后今时今地四个要素,不能不说玄术易学深不可测的预测法,有其时空的合理性。 而多年之后,百里燕为一探究竟,找到柴弼王陵所在,挖开了墓道,墓道通往墓室的尽头赫然立着一块石碑。 石碑上自上而下只写了四个字:百里止步 百里燕不信邪,又令人挪开石碑,结果在反面又发现“庶子心痴,寡人恕不奉陪。” 翻译一下就是: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言外之意,墓室里面是空的,到此百里燕未敢再挖,只怕着了道。 直到又过了多年,技术飞速发展,通过现代技术穿透扫描得以确认,柴弼墓室空无一物,没有棺木亦无陪葬,只有大量封存的书卷和历史典籍,为后世研究號朝早期以及陈朝、亥朝的历史、天文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在其中发现了柴弼留下的遗著一书。 至于柴弼王陵真正所,在一直未有下落,但传言柴弼墓xue修河时埋在了大江之下,以阻盗墓之人,真可谓是极其高明,愣是再厉害的盗墓贼,显然也不可能钻到大江地下去盗墓。 待墓xue中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