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我是真的想要帮你  (第1/1页)
    “真的不知道?”    赵浣云止住笑声,认真看着琉璃。    琉璃认真点点头。    “好好,我就相信你是真的不知道。”    话虽如此,可那睫毛扑扇,唇角弯弯又是什么意思?    “浣云小姐请听我说。上个月我病了一场,真的不曾听说……”    “放心,我知道的。”赵浣云朝她眨眨眼。    琉璃欲哭无泪,只能庆幸自己没个兄弟要去清凉书院读书。    “不过平心而论,纫紫那丫头其实心眼并不坏,只是嘴巴不肯饶人。”    “当然,当然。”    琉璃垂头悉听美人劝导,心想要论不肯饶人,十个夏纫紫绑起来也抵不上一个顾宝瓶好么。    两人沿湖岸信步,一路秋菊怒放,湖光倒映美人如花。    琉璃忍不住想,要是把自己去了,换上端王,就真是一幅神仙眷侣图了。    冷不防身边美人飘出一句:“琉璃小姐,其实我一直盼着能见到你。”    “能受邀来此,琉璃与家人都倍感荣幸。”    赵浣云想听的,当然不是这种客套话。    “不,早在三年前,我就想会会你了。”    三年前?    那正是琉璃人生中最晦暗的时刻。    赵浣云那时已美名远播,为什么会想见一个金陵城的笑柄?    就不怕连累自己的闺誉么?    琉璃怔怔地抬起投来,正对上赵浣云含笑的双眼。    “说实在的,我对琉璃小姐非常钦佩。”    美人举首望湖,风姿如画。    只可惜满湖残荷,秋风萧瑟,把美人也映衬得寂寥了。    “身为弱质女流,能大胆追求心中所爱,仅是这一份勇气,就强过了满城闺秀。”    这句话,既包含了羡慕,又藏着自怜。    琉璃甚至还听出了一声叹息。    “你瞧,聪慧如周明惠,仍要嫁给王家那个著名的浪荡子。”    琉璃听说过,周家大小姐还未出生就与苏州王家指腹为婚。王公子长大后浪荡无形,连王家都表示养子不肖,请周家退婚。    周明惠却坚持好女不嫁二夫,她原意学佛祖入地狱舍身,也许能够感化夫婿。    明年开春就要完婚,也难怪那张俏丽的小脸上愁云隐隐。    “骄傲如夏纫紫,也只能把自己的姻缘寄托在一根虚无飘渺的签文上。”    岂止夏纫紫    普天下适龄又未议亲的姑娘家都会羞怯怯地去求一只月老签。    抽中了下下签,自然心情不好。    可除了在闺中同小姐妹拌嘴泄愤,又还能怎样呢?    “所以琉璃小姐真是与众不同。”赵浣云说,“大胆奔放,勇于行动,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    琉璃听得脸上发烧:这真的是夸赞吗?    “我很想知道,你的勇气到底从何而来?”    亮晶晶的杏仁眼,充满了真诚。    琉璃只好实话实说:“因为……是真心喜爱他呀。”    “就算他不喜欢你?”    “我喜欢他,原本就是我自己的事,和他无关。”    “就算他一次次把你推开?”    “这也是因为我自己先一次次凑过去呀。”    “就算各种伤你的心?”    “被自己讨厌的人死缠烂打,谁的心情都不会好。”    “就算被他鄙视成烂泥?”    “像我这样生得不够美,又什么都不会的人,若不被他鄙视才奇怪呢。”    “你就不会难过吗?”    “会呀。不过这都是因为我喜爱他要付出的代价。”    琉璃想了想,举了个例子。    “这就好比我看上了七宝楼那根白玉簪,喜欢得不得了。可想要拿到手,就得花银子。要是自家出的银子不够,簪子卖给了别家,那也只能怪自己。”    这都是商人的女儿从小就明白的道理。    万事都有代价。    能不能到手,就看代价付得够不够。    自己要买的东西,就别怪别人定出高价。    最后,这世上也有所谓的“无价之宝。”    “因为是无价之宝,所以才更惹人喜欢呢。”    说的是才子高天士,为什么脑海里飘过的却是一袭朱红的袍子?    “我明白。正是因为求不得,所以才念念不忘。”    赵浣云的眼圈不知道什么时候微微泛红了。    琉璃也跟着心酸起来。    掏出一块手帕,有点犹豫是该自己用,还是先递过去以示礼貌。    赵浣云飞快接过手帕按按眼角,神色渐渐平复。    沉默片刻之后,她突然开口说起另一件事。    “明年春闱,家父不再担任主考官。”    琉璃愣了愣,不知该说什么。    赵浣云斜睨一眼,微笑道:“不知琉璃小姐对本朝科举制度了解多少?”    可以回答完全不了解么?    “每三年一次秋闱,在各省贡院考试。考中的举人,才有资格参加来年二月的春闱会试。”    赵浣云耐心解释说,春闱也是每三年一回,由礼部主持,正副主考官都由皇上任命。    赵阁老颇受皇上赏识,已经连任了两届春闱主考官。    按照本朝律法,同一官员不能连任三届。    “所以明年春闱之前,家父在京城可要看行卷看到吐了。”    “咦?”    原来本朝取士,为了公平起见,不仅要看会试一场的成绩,还要看考生是不是素有才名。    为了证明自己真有才华,考生们都会在春闱前赶着向名士公卿投送“行卷”,希望能得到赏识,受到推荐。    担任主考官时,赵阁老不能阅行卷,推荐人。    明年春闱,他却可以推荐自己看中的才子了。    赵阁老名声显著,又一直受皇上赏识,不知会有多少考生奔走门下,争相求他保荐。    “只要会试不出差错,加上家父的保举,必定可以金榜题名。”提到父亲,赵浣云不禁有些得意。    琉璃想来想去,只能顺势恭维一声:“要看许多行卷,赵阁老辛苦了。”    赵浣云看了她一眼,眼神有些奇怪。    “琉璃小姐,这里没有外人,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可好?”    她们所在的湖岸远离人声,又有寒柳、枯荷作为掩映,真是相当安全。    “请说,琉璃自当洗耳恭听。”    赵浣云叹了口气:“你还是不相信我么?”    琉璃不明所以,只得说:“我当然相信浣云小姐。”    赵浣云又叹了口气:“无论你信与不信,我是真的想要帮你。”    “咦?”    “怎么,难道你不希望高公子金殿夺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