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七节 有风吹过心田 (第2/2页)
种有意思的图案。 到柏林第一个要去的景点必定是柏林墙。柏林墙的遗迹主要有三段,除了最著名的东边画廊以外,还有查理检查站以西约200米的niederkirerstrae上的一段,和在北火车站(nordbahnhof)附近的berrae上的一段。 东边画廊上的涂鸦,是当代艺术家们的杰作,最出名的。莫过于“兄弟之吻”(bruderku)。这出自于一张真实的政治新闻照片,是民主德国建国30周年期间,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烈日涅夫访问东德。在签订了两国未来的长期合作协议之后,如兄弟般的拥抱和亲吻。 奥伯鲍姆桥(oberbaumbrucke)是柏林的施普雷河上的一座双层桥梁,地铁u1线从桥上驶过,建筑师和政府官员ottostahn将其设计成北德哥特砖砌建筑式样,运用许多装饰元素,例如尖拱、十字拱、徽章,是该市的地标之一。 它连接过去被柏林墙分割的弗里德里希斯海因和克罗伊茨贝格两区。1994年重新开放通车,已经成为柏林统一的重要标志。 离开东边画廊,转s线到博物馆岛。 柏林博物馆岛。是一个把五座博物馆集结在一起的小岛。建于1824-1930年之间。因文化和建筑的纪念性意义,在1999年被unesco定为世界遗产。 五座博物馆分别是:柏林老博物馆同其后的新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博德博物馆及佩加蒙博物馆组成柏林著名的博物馆岛。 喜欢博物馆的可以买博物馆通票,比单买便宜很多。
穿过桥,看见一座绿色圆顶的建筑物就是柏林大教堂。大教堂建于1894年-1905年。曾经作为王室的专用教堂。内饰极其华丽,它的室内金碧辉煌,装饰着线条复杂的柱子和精美的壁画,甚至柱头都是镀金的,地上建筑有4层,最高处高达114米。 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也是德国的国家标志。 这座建成于1791年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以雅典卫城城门为蓝本。门顶上是张开翅膀的胜利女神驾驶四轮马车的铜像,女神手中的权杖上。有橡树花环、铁十字勋章和展翅的鹰鹫,这一切都象征着战争的胜利。 勃兰登堡门正面朝东,其以东的区域是柏林老城的核心所在,这也是唯一仅存的柏林城门。 勃兰登堡门立于此地的二百余年,见证了德国历史的兴衰。东西德分裂时期,柏林墙即竖立在勃兰登堡门的西面,几十年中再无人通过。如今的城门和周围的巴黎广场(pariserplatz),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完成的最近的一次修缮。 维尔茨堡在旅行计划里并没有太重点,可是刚踏进这座城市,云落就开始喜欢上它了。 维尔茨堡是浪漫之路北面的起点站。美茵河(main)从维尔茨堡的老城中流过,河上有十五世纪遗留下来的老桥,河边还有城堡要塞,这是维尔茨堡最经典的风景。美茵河的另一边就是维尔茨堡的,有皇宫、教堂、市政厅等建筑。 在美茵河的西岸,玛丽恩山(marienberg)上的这座古堡要塞,是维尔茨堡的标志。 这座中世纪风格的城堡,在十七世纪时被改造为巴洛克风格。城堡的内部,现在被用作为两座讲述地区和主教家族历史的博物馆。在玛丽恩城堡脚下的山上,是大片的葡萄田。通往城堡的山间小径还是玛丽恩山上的“葡萄田徒步健行小径”(arktplatz)一边的罗滕堡市政厅,有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混合风格,这幢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登上52米高的钟楼平台,一览小镇全景。同时,以市政厅为背景的集市广场,也是圣诞市场的中心。 来德国之前,曾经在德国生活过的朋友都向云落推荐海德堡,加上歌德的一句“云落把心遗落在了海德堡”,让云落对这座城市充满期待。 整座海德堡老城就是一张大画卷。背景的青山,内卡河的绿水,刻满历史沧桑的古堡残垣,和尖顶错落、石径幽深的老城,所谓童话不过如是。 尤为特别之处,就是那已然残毁的古堡,它不完整、不精致、于断壁中埋下岁月的故事,却也已被时光抚慰,以缺憾之美打动人心,仍不失王者之风,亦成了海德堡的标志之一。(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