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  (第1/2页)
    三年,    寿康宫中,脸色蜡黄的老人躺在床上,正是当今太上皇,建元帝。    他无力的拉着皇帝的手,道:“明宣,明宣回来了吗?”    皇帝安慰道:“父皇,明宣传信说,昨日到了天津,正在快马加鞭的赶过来,快回来了!”    “唉,好,回来好,朕还想见他一面啊!”太上皇叹了一口气。    皇帝劝慰道:“父皇不要这么说,您还要看着明宣大婚呢!”    太上皇摇了摇头,“你不必安慰朕,朕到了时候了,朕只盼着,到了阴间,祖宗不会认为朕这个皇帝当得太差,而训斥朕。”    皇帝哑口无言,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太上皇却有话说。    “这三年,明宣改变很大,如果说三年前他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如今才真正有了做太子的样子。    不过这还不够,皇帝,你不要将明宣再当小孩子看待。哄着他,将来吃苦的是你。    你二哥的例子就近在眼前,朕没有教好他,希望你不要重蹈覆辙。”    皇帝回想起这三年来,明宣的变化,心中也十分骄傲。    “父皇,儿臣只有明宣这一个儿子,自然不敢疏忽。”    太上皇却哼笑道:“明宣当然和你二哥不同,相比你二哥,明宣还是太嫩了,更别说你了,朕虽疼爱他,可这祖宗基业,江山社稷是要交到他手里的,你莫要太过纵容。”    “父皇,儿臣记下了,您也看到了,明宣长进不少,儿臣以后会督促他的。”    说毕这些,太医开的药已经熬好端上来了。    皇帝小心伺候太上皇用药。    正在这时,宫外通传道:“太子殿下到!”    太上皇一听,顿时打翻了药碗,“快,叫太子进来。”    明宣一身风尘仆仆的进了门。    “祖父,父皇,明宣回来了!”    “明宣,近前来,让祖父瞧瞧!”太上皇激动的拢住几月未见的孙子。    见他脸上挂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脸色苍白,下巴有不少胡渣子,太上皇心疼的说道:“怎么这般憔悴,是路上累着了?”    “明宣没事,是明宣听说您病了,就抛了大部队,带着随从快马加鞭的先来了。休息一会儿就行了。”    明宣安抚着太上皇,说起自己一路上的行程,“孙儿本来一路顺着运河北上,到了天津才知道您和父皇的诏令。    于是从那孙儿才轻车简从,一路赶来的,孙儿来迟了,让祖父挂念了!”    太上皇不错眼的看着明宣,笑着说道:“不晚不晚,祖父还能见到明宣,已经是祖宗保佑了。”    “祖父,您还能长命百岁呢!莫要说这些丧气话!”明宣急忙道。    “父皇,明宣说的是,再过一段时间,就该给明宣娶太子妃了,您还要喝孙媳妇的茶呢!”    说话的是得知明宣已经回来,迫不及待过来请安的皇后。    三年前因为一些事情,明宣性情变了不少,皇帝皇后屡次想给明宣娶太子妃的事,都一再被明宣给拒了。    再加之他们也不想逼迫明宣,便没有再提。    不过终究拖了三年,哪怕明宣出去办差,也没让皇后停下为明宣安排婚事的脚步,但明宣始终没有表态,这就让皇后有些不安。    索性也就在太上皇的病榻前,敲定此事。    皇后料定在场的最为尊贵的三人不会反对。    尤其是明宣,即使心里还有芥蒂,眼下哪怕是为了让太上皇见到他大婚,也不会拒绝的。    果然明宣默认了,他凑到太上皇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太上皇顿时大笑,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孙儿怎会骗祖父,您就好生养病,等再过两个月便知道孙儿说的是真是假了!”明宣认真回道。    皇帝不知明宣在太上皇耳边说了什么,但是瞧见太上皇rou眼可见的精神起来,心里也松了口气。    说来他对太上皇的看法在这几年有了很大改变。    尤其是他在登基后,面临的一切,都促使他逐渐理解了太上皇。    所以这一对天家父子的关系也渐渐浓厚起来。    此刻,他对太上皇的态度,仅仅是不希望自己的亲生父亲躺在病榻上。    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