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43 亦臣亦友 (第1/1页)
熊廷弼的奏折中,最为核心的还是关于土地的问题。 那可是在农耕时代最为宝贵的东西。 至于和黄台吉交战的细节,基本上没什么意思。 今日你杀了我十匹马,明日我就砍倒你二十头牛,总体来说,双方的战争更像是成人版的过家家。 你来我往的几下,几乎都不能算是挠痒痒,比较起来他们在辽东的战争,这里的只能说是纯天然的友谊赛。 相比之下,请求收回奴儿干都司的愿望和土地的预测,更加让人感兴趣。 “熊大人说找到将近一千万亩土地!” 一千万亩土地,虽然相对于大明耕地来说,不是个多大的数目。 但是一户分上五十亩或者一百亩地,就能安置十万或者二十万户人口,对于解决大明目前面临的危机,会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怎么只有一千万亩!” 方从哲一句话,差点让朱常洛吐血。 “等等,阁老,你再说一遍,我耳背,未能听清楚。” 朱常洛正是人生巅峰的时光,可以说是春秋鼎盛,怎么可能耳背,只不过是听到的不敢确认而已。 “我那孙子说过,整个北大荒开发出来,少说也有一万万亩土地,现在熊廷弼不过才开发出来一成,未来的路子,还很长……” “一万万亩?” 朱常洛瞪大眼睛,根本不敢相信,北直隶以及山东加起来,才多少土地。 一个区区北大荒,还能比这两处的耕地更多? 这也就不能怪他没有见过世面了,单就面积而言,华夏东北平原最大,耕地面积也是最大;相比较之下,华北平原和江南都要差上不少。 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去过北大荒,自然无法对那里的广阔有多少认识。 “不说一万万亩,只要有上五千万亩耕地,便能极大的缓解我大明的粮食问题。” 朱常洛似乎是打进一针鸡血般,似乎能感受到他未来执政之路要好上许多。 对于这个话题,方从哲笑笑,并没有回答。 按照他孙子的说法,现在粮食不够吃,固然有灾害的因素在其中,但本质上是中间有人上下其手的太多。 除去灾年外,粮食其实能达到相对的平衡,但因为有人在中间吃掉太多好处,所以才会造成粮食短缺的现象。 监税司…… 如果那个想法真的能实现,暂时不用移民去辽东,都能保证粮食够吃。 若是合理开发,会让大明的人口再增加不少,到时候,想想人口和土地都增加,那可是盛世才有的迹象…… “阁老?阁老?你在想什么?” 直到太子召唤了老方好几声,他才反馈过来。 “殿下,失敬失敬,方才是想起来家孙说的一些事情,还请恕罪。” “你何罪之有,要不是令孙提出来的可能性,熊大人怎么可能发现如此多的耕地。要说啊,是时候该赏赐你们家那个皮猴子一次。” 要赏? 老方心里一动,随即变冷静下来。 此前万历健康的时候,关于方书安的战报不是没有,但是最终都以各种各样的原因给压了下来。 中间有什么原因,或者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方从哲猜不明白,也没有去问万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