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七十二章  (第1/1页)
    很多人认为华夏古代是一夫多妻,这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华夏古代一直都是一夫一妻制,但允许的是多妾。    明媒正娶的正妻,从来都只允许有一位。    甚至中若是明媒正娶后,再娶妻那是要判流徒的。    后娶的一位,婚姻也不会作数。    正妻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而平妻的概念是后来出现于民间。    官方从来不承认“平妻”这回事儿,从律法上平妻的认定地位等同于“妾”。    这个情况直至清末才逐渐开始转变,但在此时的大明平妻显然是不被官法认可的。    此番更离谱的是,皇家直接册封了三个郡主。    虽然郡主并没有像公主地位那么高,然而说到底毕竟是皇家身份象征啊!    这等同于认干女儿、干孙女儿了。    倒是朝堂及勋贵群落中,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    民间议论的,也只是少数人。    所有人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知道这是拖了许久玉螭虎的婚事最好的处置方式。    一个鞑靼火筛部唯一的小公主,一个扶桑国王唯一的女儿。    她俩必然是需要诞下一个男丁,然后各自回去继承其位。    玉螭虎就是和亲的种马,漂亮而体面还基因优秀。    这种情况下,她们两个的地位不可能给的太低。    但堂堂英国公、忠武王府,正妻的位置给谁?!    一直以来所有的勋贵,甚至朝堂诸公们全都盯着呢。    以玉螭虎如今的声望地位,跟太子及陛下的关系。    谁能成为忠武王府的亲家,必然是跟着忠武王府飞黄腾达啊!    按说,玉螭虎最好的方式就是娶一位皇室之女。    可皇室如今没有合适的女子,嫁与玉螭虎啊!    这导致的是玉螭虎的婚事只能这么拖着,那会儿他年纪不大倒也无事。    随着这些年年纪渐长,再无婚娶外面的闲话自然就多了起来。    甚至有传玉螭虎有着龙阳之好,所以身边女子尽是处子之身。    这回之所以所有人都不吱声,因为大家默认这是目前最合适的处置方式。    总不能一直不叫人结婚吧?!宗祧祭祀,宗族大事啊!    妙安的情况很特殊,虽然她归属于杨氏但都知道她是从金陵开始跟着玉螭虎的。    只不过入了杨家族谱,追溯上去那祖上可是北宋杨妙真家。    说起来也算是有个名头,然而在朝野官宦、勋贵中她又是十三不靠。    按说她以正妻身份嫁与玉螭虎,这必然是最合适的。    可惜身份不足,到底她是婢女嘛。    所以弘治皇帝先以她的功绩,给她册封了一个将军。    这已经是破先例的了,但毕竟斩首四百余级其他人倒也说不出什么来。    随后太皇太后的封赏就师出有名了,人家姑娘家家是要嫁人的嘛!    郡主的名分不算低,老太后懿旨册封的嫁忠武王家嫡孙是够格的了。    弘治皇帝对于正妻与平妻的安排,朝臣与勋贵们倒也能理解。    尽管扶桑、鞑靼是依附大明,但大明还需笼络他们。    足利鹤是扶桑国王家的公主,而且是唯一的一个嫡女。    她与玉螭虎的孩子,将来是要继承于扶桑国王、足利家家铭的。    给她的身份自然是不能低了,至少不能是以妾论。    平妻,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皇后册封的郡主,论及名位稍稍低于老太后的。    但拿出来也是个郡主,朝臣和勋贵们见之都得先见礼的呐!    格根塔娜的情况也是如此,火筛如今可是大明在鞑靼的定海神针。    草原上诸部族能够弹压的住,全都是火筛的功劳。    人家唯一的一个女儿,将来的外孙也是要继承火筛部的。    这名位啥的,自然是不能给的太低。    而考虑到给妙安更高的位置,则是因为她的十三不靠。    无论足利鹤还是格根塔娜,都是有着自己娘家的力量的。    唯有妙安,从老太后将她册封为郡主开始……    她实际上的背景,已经是皇室了。    这相当于是另一种和亲,也是皇家考虑的和亲。    如果是笼络其他人或者一般和亲,认一个藩王的女儿为义女、封公主就行了。    可玉螭虎太特殊了,特殊到皇家不可能愿意他跟其他非皇室形成姻亲关系。    但更深一个层次的原因,却是只有老太后那边才知晓的……    “小雀儿啊!能为你做的,也就这么些了。”    太后寝宫中,陈惟贞匍匐于地上嘤嘤低泣。    老太后满眼慈爱,抬手让她起来。    身边的婢女们早已被摒退,只剩下她们二人。    “老身知你倾心于痴虎儿,只是一直迈不过自己这道坎儿……”    却见老太后那双眸子中,随是老态却在眼底里藏着无尽的深邃。    入宫多年,从普通妃子走到了如今太皇太后之尊。    若是没些许手段、眼色和洞悉之力,早被人填不知道宫里的哪口井去了。    “老身这把年纪了,还能护持你几年?!到时出宫,孤苦无依下半生又当如何过下去?!”    老太后幽幽的叹了口气,轻声道。    “小雀儿,老身在宫里大半辈子了。人啊、鬼啊,不人不鬼的见多了……”    “这些年来承蒙你照顾,倒是让老身多活了这么些岁数。”    陈惟贞俯的更低,低声抽泣着:“太后莫要这么说……”    “嗨~!也无甚不能说的,老身都这把年纪了还有甚不能说的?!”    老太后自顾自的,轻叹道:“年轻的时候呀,总想着斗、想着抢、想着压人一头……”    “痴虎儿给老身写的那副字啊,倒是让老身恍然大悟。”    “抢来了又如何?!老身入了土,便是埋的好又如何?!”    “先帝的心终究是在她那里,老身九泉之下见了先帝他还不是得疼她么?!”    周太后说着,眼眶有些湿润了。    “我等女子,终究是要嫁个知冷知热的人为伴一生。”    “小福宝是个有福的,足利和那鞑靼公主也不是不识大体的人。”    “跟在痴虎儿身边,老身哪怕是百年身后也算是对你有个交代了……”    赐婚后,太皇太后再下懿旨。    宫中太后最喜欢的女官,一品宫令陈惟贞、二品尚宫米鲁赐入忠武王府。    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来了,老太后这是给她二人赐出身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