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_第五百九十一章:李佑太子齐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一章:李佑太子齐造反 (第2/2页)

孙顺德、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秦叔宝。

    这二十四位功臣,武将有一多半。

    当然了,这也是隋末唐初的时代特色。

    因为,这二十四位功臣,基本上都是跟随李渊或者是李世民打天下的老将。

    后世还有诗人写过一首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云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而在这个时候,剑南道节度使,蜀王李愔,却是变的谨慎起来。

    因为他非常清楚,接下来,大唐要进入一个动荡的时期。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三月。

    就在这烟花三月,却是发生了一件震撼整个大唐的大事件。

    幽州都督,燕王李佑,在幽州造反。

    这里的时间节点,和原本的历史轨迹一般无二。

    只不过,李佑所封的王还有封地,和原本历史轨迹中,有所出入。

    原本历史轨迹中,李佑是被封为齐王,职务为齐州都督,他也是在齐州造反的。

    但是因为李愔的到来,有些事情,悄然发生了改变。

    现在的齐州都督,乃是齐王李恪。

    而李佑,此时仍然是幽州都督,被封为燕王。

    而原本应该是属于李佑的长史权万纪,被李世民截胡给了蜀王李寅。

    此时,李佑的长史仍然为薛大鼎。

    因为李佑行为乖张,行事荒唐,和之前的李愔有的一拼,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薛大鼎屡次劝阻,李佑置之不理。

    薛大鼎气愤之下,就经常上奏状告燕王李佑。

    李佑气愤之下,密谋杀害薛大鼎。

    但是最终机密泄露,薛大鼎愤然之下,准备到长安告御状。

    李佑十分害怕,派人杀害了薛大鼎。

    但是杀害薛大鼎,事情迟早会败露,父皇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而这时候,李佑的部下燕弘亮劝他造反。

    最终李佑听从的燕弘亮的建议,李佑征集幽州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为兵。

    任命他的左右为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职。

    并且打开库房进行封赏,驱赶百姓进城为兵,布置官署。

    大肆封赏自己的部下。

    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分震惊,派兵部尚书李绩,率领九州府兵,和刘德威一起,共同讨伐平叛。

    此时,李佑每天都和燕弘亮等五人,还有他们的王妃一起举行宴会作乐。

    而每当谈论到朝廷的征讨官兵的时候,燕弘亮就非常傲然地说道:

    “皇上不用担心,属下一手端着酒杯,用一只手就可以杀退大军。”

    李佑非常信任燕弘亮,听到他的话,十分高兴。

    这时候,李世民写信斥责李佑:

    朕多次告诫你,要亲君子远小人,可你就是听不进去,以至于会做出这种畜牲不如的事情。

    你速来性情乖张,又缺少德行,耳根子又软,会被谄媚的话语蛊惑。

    朕现在痛心疾首,你真是愚蠢透顶啊!

    你现在变成豺狼一般的人,不忠不孝,霍乱幽州,简直就是死有余辜。

    你违背礼义,为天地所不容;你抛弃父亲背叛君王,人和神共同愤怒。

    你以前是朕的儿子,现在确是变成了我大唐的仇人。

    ……

    结果,镇压反叛的大军还没有到幽州。

    燕王李佑的部下,已经不再听从他的号令。

    等大军一到,李佑手下的大军直接背叛了他。

    很快,李佑就被拿下。

    李佑身边的燕弘亮,被直接杀死。

    李佑被捉拿到长安。

    四月六日,李佑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被李世民赐死在长安太极宫内省。

    李佑的造反,让李世民极为伤心。

    他觉得儿子的造反,他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

    他可能是一个好皇上,但未必是一个好父亲。

    在李佑这件事情上,他并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但是,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是,对他的打击,其实现在才刚刚开始而已。

    李世民极为疼爱魏王李泰,尤其是在李泰去年上供了一部书之后,李世民多次对李泰的赏赐,都超过太子。

    这让太子李承乾十分不安。

    现在,对他太子之位产生威胁的,一共有三人。

    第一个自然就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李泰,第二个是蜀王李愔,第三个就是期望李佑。

    但是这三个对手之中,李承乾认为对他威胁最大的,其实还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李泰。

    因为父皇喜欢李泰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他这个太子。

    并且,李泰同样是母后的儿子,拥有正统的名分。

    尤其是,李泰距离他最近,威胁也是最大的。

    因此,李承乾居然铤而走险,派人去刺杀李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