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赠琴  (第2/2页)
发髻上比了一下。    六娘兴奋的表情转为疑惑,“真的吗?为什么我觉得这支牡丹好看呢。”    “你看这支扶摇簪子,如果别在你头上,我们美丽的六娘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多有风情啊!”    六娘上来要打我,“你在戏弄我,是不是?”    青儿哈哈一笑。    只见卖饰品的伙计,看着一愣一愣的,然后也偷偷笑起来。    “请问你是青儿姑娘吧?”一位年轻的小小伙子,打断了我们嬉闹。    青儿疑惑地看着他,“我是!请问?”    只见他递给青儿一张纸条,“这是一位公子给你的!”说完,离去。    青儿接过纸条,打开,“长寿街,二楼雅阁”,奇怪了,是谁呢。    六娘看了一眼,又看了青儿一眼,微笑着说,“去吧!别让人家公子久等了!”    青儿对着她淡淡一笑。    会是谁啊!青儿一路在疑惑!    刚走到阁楼底下,忽然听到宛如小溪“叮咚”的流水声,悦然心情油然而生。是《高山流水》,息心倾听,这次的曲调更显得清澈。是他!是他!青儿迅速往二楼的阁楼上跑去。    只见他背对着青儿,静静地坐在古琴旁奏曲,一袭白衣随风随意地飘动着。青儿静静听着,陶醉于一片山水之中!    “千年古琴,奏出的曲调,真是意蕴无穷!”他转过身,微笑着。    青儿微微一笑,“是啊!我听得都痴醉了!”    他温情一笑,“是吗?”    “三次听你的高山流水,每次的感觉都不相同!感觉你奏出的曲调很典雅特别。”    他莞尔一笑,“我从小就痴迷于古曲,从很早就开始收集,收集了很多,但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曲《高山流水》,每次抚这首曲子,都有别样的感觉。”    “传说先秦的琴师一次在深山之中弹琴,路过的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首曲子的深意,余伯牙非常的惊叹,没想到竟有人和他的心意相通,于是它们就成了好朋友,俞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钟子期死后,余伯牙就断琴,不再弹琴。”    他静静地听着青儿说,“红颜易老,知音难寻!琴为知音者奏!余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真是感人至深!”    “是啊!”    他说:“此琴乃是千年古木琴,相传为得道高僧净空用禅院的千年古木所打造的,他经常在深山的禅院里独奏,山下务农的人们就会常常听到出尘,静雅之音!净空高僧圆寂之后,此古琴就失传了。”    青儿微微一愣,“此琴竟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我一直以为他是一架古琴而已!”    他看看青儿,继续说,“直到十多天前,当今的大儒翰林老先生,亲自过来,并赠我此古琴,我才知道原来这架古琴还在这世上!经过我再三请求,才知道……能请得动韩老先生的人,姑娘你真是不简单啊!”    青儿莞尔一笑,说“这个嘛?是韩老先生自己的意思。这个你也明白的。”    他说:“的确!除非韩老先生自己愿意,否则,谁也请不动的!不过这也看出了姑娘的特别之处。能得韩老先生赏识的人,肯定也非一般人!在下沈仲卿,很高兴能结识姑娘。”    青儿淡淡一笑,“在下纪青,喊我青儿就可以了,你这是在变着法子夸人吧?”    沈仲卿会意一笑。    沈仲卿说:“你这丫头,听说你把茶香居的生意打理得甚是红火,整个长安街的人还有谁不去你们茶香居的。”    青儿淡然一笑,“那我怎么没见公子去过呢?”    沈仲卿笑着说:“实不相瞒,我家境比较贫寒。在下仅需温饱之乐,那还能享受得了雅居之乐呢。”    青儿心想,请师的机会来了。    “我们茶香居自从上次那个琴师走了之后,一直都少了那一份风清淡雅,我也一直忧虑,茶饭难思。    沈仲卿看着我一会,若有所思,“姑娘若不嫌弃,我愿付出我的一份拙力,直到姑娘找到合适的琴师为止。以答谢姑娘赠琴的恩德。”    看来成了,青儿兴奋地想。    “若能得公子相助,我们茶香居真是蓬荜生辉啊!”    沈仲卿微微一笑,说:“不过在下,每日只抚一首曲子!”    “沈大哥琴艺超群,一曲足够!美好的事物本来就不在多,而恰巧在恰到好处!”    他们会意的一笑,感觉气氛甚是融洽!    整个下午,他们都在谈天说地,从古曲谈到古琴,又谈到古仁人志士,羡慕他们的云淡风轻,羡慕他们的侠肝义胆。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