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120章 殿试(二)  (第1/1页)
    学子们进入殿中,施礼参拜后,在太监带领下,盘腿坐在了低矮案几后面。    薛居正领衔任务完成,走到了赵普下首一个空位上坐下。    太平兴国五年,殿试,正是开始。    赵光义提笔挥毫,写下了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王继恩从龙案上拿起了这幅字,绕着大殿内环走一圈,让所有学子们都看清楚了纸上的两个大字是什么。    论政!    这便是此次殿试的题目。    两个字,犹如两朵墨梅在纸张上渲染开。    杨延嗣识得这种字,它的名字叫梅花小篆。    赵光义喜书法,也擅长书法,所以他的功底十分浑厚,写出的字也漂亮。    只不过,这两个字给在场的学子们压力有些大。    这是一个宏观的题目。    大宋政令多条,论那一条,才会戳中皇帝心中的软肋,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子们抓耳挠腮着有,左顾右盼着亦有,也有成竹在胸之人。    比如坐在首位的苏易简,双手环在胸前,闭目沉思了一会儿后,提笔开始挥毫,连打草稿的意思都没有。    杨延嗣看到这个题目,略微思考了一下。    提笔在案几上的稿纸上写下了三个字。    “论边政……”    他本身出自将门,父杨业又是雁门关守将,平日里耳熏目染最多的就是有关于宋辽边关的事情。    结合从杨业口中听到的一些宋辽边境的实况,加上自己一些理解,以文言文的方式书写了出来。    殿试考论,一般规定,基本上都必须在三千言以上。    所以,审题、构思、破题、书写、誊抄,五个环节下来,足足要耗费将近两个半时辰,也就相当于五个小时。    学子们开始写文章了,六部尚书们也开始瞧着学子们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    三位相爷,年事已高,闭着眼睛假寐。    赵光义也没闲着,随手从龙案上抽出了一本书籍观看了起来。    时间在一针一秒的往前。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旭日已经东升,已经到了用早膳的时间了。    赵光义放下了手中的书籍,吩咐王继恩开始布膳。    龙案上的书籍很快被撤下去了,却上了一桌美味佳肴。    三位相爷和六部尚书面前也摆上了案几,同样摆上了美味佳肴。    学子们自然也有的吃,因为这是皇帝彰显恩德的一种体现。    只不过他们没有三位相爷和六部尚书们那种待遇。    太监们给他们送上的只有一些糕点和一壶清水。    即便如此,也有学子感动的痛哭流涕,行大礼,跪倒在跪在地上叩谢皇帝隆恩。    杨延嗣觉得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从古至今,人的腰肢越来越弯,膝盖越来越软,就是被这种陋习所害。    正是因为有一些拍马屁的家伙们,不知廉耻的降低做人的底线。才导致君臣坐而论政,发展成了君坐臣站而论政,发展到最后,变成君高坐臣跪着论政。    杨延嗣可没有凑上去给皇帝下跪的心思。    在拱手谢过了皇帝厚恩以后,抓起糕点吃了两口。然后灌下了一壶水,感觉腹中饥饿感消失了,继续提笔写文章。    早膳用完,赵光义吩咐太监们收拾了残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