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14章 踏青偶遇  (第1/1页)
    往后几日,杨延嗣每日闻鸡起舞,打熬气力,之后就躲在小楼里读书练字。    短短七日,杨延嗣已经完成了简体字和繁体字之间的转换工作。    现如今,杨延嗣已经能够通读全部由繁体字书写的书本。    在练字一途上,杨延嗣却难有寸进。    或许是前世跟毛笔有仇,任凭杨延嗣如何刻苦,写出的字依旧糊成一团。    今日,杨延嗣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练字。    一大清早,一个俊俏的少年郎,带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萝莉,闯入到了杨府别院。    此刻,杨延嗣正在接待这二位。    “七弟,八妹非嚷嚷着要去踏春,六哥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去处,所以就来找你了。”    没错!杨延嗣接待的这二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六郎和杨八妹。    杨六郎,名景,字延昭,比杨延嗣大一岁,天生了一张俊俏脸,剑眉星目,面如玉冠。大多人只知道杨六郎叫杨延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叫杨景。    在后世,一些喜欢听戏的老人,把他称呼做杨延景。    杨八妹,杨延琪,比杨希小了六岁,粉雕玉琢的像是一个瓷娃娃,一身桃红色襦裙,看起来很可爱。    听到杨延昭的话,杨延嗣暗自摇头一笑。    杨八妹还在贪吃的年纪,她要是嚷嚷着去吃好吃的,他信。可是要说她嚷嚷着去踏春,他一百个不信。    分明是杨延昭自己在府里待烦了,找个由头让他陪玩而已。    杨延嗣也不揭穿,略微思量了一下,开口道:“去繁台吧!”    杨延嗣印象里,汴京八景最为出名。    这八景分别是繁台春晓、铁塔行云、金池过雨、周桥明月、大河涛声、汴水秋风、隋堤烟柳、相国霜钟。    其中的繁台春晓,指的就是繁台,每当清明时节,繁台之上春来早,桃李争春,杨柳依依,晴云碧树,殿宇整容。汴京居民,会在春日到此郊游踏青,担酒携食,饮酒赋诗,看舞听曲,赏花观草,烧香拜佛。    诗人石曼卿曾经赋诗‘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见皇都十里春’来赞叹繁台春景的美色。    确定了目的地,收拾了行囊,一行人驾着马车前往繁台。    马车上,杨延昭滔滔不绝的讲解着他在汴京城里遇到的趣事。    兴是许久不见,杨八妹一上车就钻进了杨延嗣怀里,叽叽喳喳讲述杨延昭如何欺负自己云云。    杨延昭不肯在弟弟面前丢人,就开始和杨八妹争辩。    兄妹二人争吵不休。    杨延嗣面含笑意,看着二人争吵。    他实在没想到,以后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元帅,此刻居然还吵不过一个丫头。    路上碰见去踏春的人很多,大多都是官宦权贵人家。    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豪奴和家丁,寻常百姓很少见到。    马车行至繁台下,已经能够看到乌泱泱一群人。    商人小贩瞅准机会在空地上开了酒肆和茶摊;读书人带着大头巾,一路吟诗作赋抒发情感;官宦人家家丁仆人抬着夫人,围着自家公子小姐,生怕被人冲撞。    杨延嗣一行下了马车,牛头马面二人仗着身体魁梧,顶在前面。    一路顶开了堵在前面的人,上了繁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