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09章 赵普?!  (第1/1页)
    “杨将军且慢,老夫觉得这小子是可造之才,打算让他留下调教一番,不知杨将军意下如何?”    趴在墙头的老者开口。    老杨听到了老者打算亲手调教杨延嗣,心里别提多欢喜了,赶忙拱手施礼。    “能得梁公指点,是劣子的荣幸。”    老杨在杨延嗣晕乎乎状态下,狠狠夸赞了他一番,然后骑着马匹,带着亲兵扬长而去。    老者在阿南搀扶下,到了杨家别院,在杨延嗣面前晃了晃手。    “小子,回神了。”    杨延嗣虽然回神,但脸上还是摆着一脸疑惑的表情。    老者在阿南伺候下,躺在软塌上,面对着杨延嗣。    “是不是想不通?”    杨延嗣点头。    老者灿灿一笑,抬起苍老的手掌,拍了拍杨延嗣肩膀,“想不通就对了。历来文官谋国,武将战疆场。武将的功勋都是凭借着血rou拼杀出来的,稍有不慎,就会身死。你爹作为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这种体会会更深。”    老者见杨延嗣还是一脸疑惑,就继续解释,“在咱们宋朝,武将看似满门荣华,在朝堂上却没有多少地位。你可以想想,一个七品小官,就敢指着一位国公的鼻子喝骂。这足以显示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将。当然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什么?”杨延嗣追问。    老者淡然回了一句。    “太祖训:刑不上大夫。你可懂?”    经过老者提醒,杨延嗣想起来了,有宋一朝,文官的地位确实高于武将。而且,太祖的一句‘刑不上大夫’,彻底成为了文官们的保护伞。只要不是犯下谋逆大罪,文官犯了其他罪行,惩罚低的可怜。    最重的也不过是罢官去职,流放千里。    可以说文官在大宋,地位超然。    难怪老杨在听到了杨延嗣要习文的时候,欢喜的都快找不到北了。    事实上,对于以后自己混文官还是混武将,杨延嗣都无所谓,他只需要在关键时刻想办法保住杨家一门就好了。    只不过,经过老者分析,他觉得混文官绝对比武将强太多。    想通了这一点,杨延嗣心中疑惑扫尽。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    杨延嗣随口感叹了一句,老者眼中闪过一道惊讶。    “想不到你小子居然能说出这么有深意的一句话。”    见老者一脸神秘笑意的看着自己,杨延嗣心里又升起了不好的预感。    眼前这个老头,存心把他推到文官的路上,究竟是何用心?    “老头,我又没说自己以后混文官,你处心积虑的替我谋划,肯定不怀好意……”    老者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杨延嗣提出的问题。    老管家阿南一脸得意的说道:“只要你走上文官的路,以后就是我们家老爷盘子里的蚂蚱,任我们家老爷揉捏。”    杨延嗣心头一惊。    他早应该猜到,老者肯定是个很有身份的人,不然杨业也不会对老者如此恭敬。    “敢问老丈究竟是何人?”    阿南骄傲的昂起头。    “文官之首,当朝宰执,梁国公,赵普。”    赵普?!    杨延嗣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赵普是何人?    伺候太祖和太宗的两朝老臣,宋朝开国功臣,三度拜相,倍受太祖和太宗两位皇帝恩宠,皇帝眼中的大红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