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三界之眼 (第1/2页)
全场哗然之际,依旧血茧包裹的萧影,却沉浸在修为实力突破的感悟之中,对外界有些迷迷糊糊,浑浑噩噩. "元神之塔!原来这就是蛮族,或者说巫族,能生活在仙界,与漫天仙神鬼怪妖佛等抗衡的根本,也是巫族的晋级方式……" 托天巫身凝为元神之塔融入萧影体内时,萧影就对巫族,元神之塔等有了一定认知,类似血脉传承! 传说中,蛮族,大地之虫,顶天立地,乃是天地首生种族,是诸天万界每个天地最早期的原住民,是极少数先天种族之一,天生**强横无匹,力大无穷. 而被蛮族广泛接受且流传的版本是,所有蛮族的起始根源都是天开辟地的大能者的血汗骨rou等所化,所以天生傲视所有种族. 因此,几乎每个蛮族都有曾经光耀天地且天下无匹的辉煌和根源. 比如黑塔部落,虽然是蛮族十大天部之一的天庚部落分支,下属部落,却是沿自蛮帝托天仙帝(蛮帝和仙帝同级别,别把仙界之帝和人间界混在一起,没对比性),自号托天一脉.根源则能追溯到托天仙帝,陀天仙帝,焚天魔帝,破天魔帝等四大天帝的师尊……乾坤仙尊,除盘古仙尊之外,如今威震诸天万界的八大仙尊之一! 但是,天道尚且无法完美,天地尚且无法永恒,何况是天地间的种族 正因为蛮族的得天独厚,所以劫难更重,苦难更多.诸天万界中除极少数个别界面或新开辟的天地,每个天地的蛮族,绝大多数是最低层的群体,属于被奴役,被压迫的种族! 当然,以上信息沿自蛮族.真正事实不可考.以萧影的思想看待,就是典型的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因为任何种族追溯到最根源,也不比蛮族差,一个仙尊或仙帝陨落,几乎可以化为天地万物,沧桑万族,又不是只会衍化蛮族! 言归正传…… 正因为蛮族是极少数先天种族之一.天生**强横无匹,物极必反,凡事必有两面性,所以蛮族没有元神. 没有元神不是说蛮族的精神,神魂,气运等方面就很弱,而是精,神,气等无法晋级,蚋变为元神,修为实力自然极难更进一步.这就使得蛮族有了极大局限性,也是每个天地的蛮族初中期强大无匹,最后都被打压到最低层的主要原因之一,除非蛮族独霸天地时能灭尽万族.否则每个天地到了中后期,其他种族的修为实力进展速度,都会能超过蛮族! 不过,蛮族也不是没有巅峰存在,否则早被彻底灭绝了,哪能一直苟延残喘,只是大道后期极难而已!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 大道也为蛮族留下了一线生机.就是当蛮族的精,气,神三点达到一定程度,缺一不可.便能沟通大道,获得大道认可,凝聚出属于自己的"道",可想而知蛮族晋级为巫的难度. 道的外在体现就是"巫身",内在核心或心脏,就是"元神之塔".这就是元神之塔的由来,又因为蛮族的生命本质升华了,就专称之为"巫",从字体象形上看,从大地之虫变成顶天立地! 再则.巫族的"元神之塔",主要是用来镇压神魂之用,又如生物之心脏般是力量源泉,否则**力量超过神魂力量太过,要么死,要么疯.所以统称为"塔",大多数形态也是塔,而不是其他事物. 不过,巫族"元神之塔"并不一定就是塔形,也有钟楼阁山飞禽走兽等万物,甚至琴棋书画等稀罕类型,这点因对象而异,主要以所修巫法为本! 简单点描述: 巫族的外在力量表现为巫身,是**力量高度凝聚的表现,所以又称之为真身,法相等,可以随意变换,也是巫族力量爆发的最常见方式; 巫族的内在力量表现为元神之塔,是神魂力量高度凝聚的表现,是巫族根本,核心,"塔"内有大道之花,乃至大道之果.是所有巫族最大的秘密,基本不会体现出来,除非极为信赖亲密之人,否则出现就是你死我亡的拼命之举. 以上两点就是精和神,第三点是"气".只是太过虚无缥缈,指的是气运,因果,命运,功德,业力等,极为偏门或特殊的修行之法才会去专注,萧影的功德金轮就是"气"的高度凝聚的一种! 以巫族性格的野蛮,粗犷,耿直等,天赋重精,神魂迷糊,最后的"气"几乎一窍不通,可想而知巫族比率之稀少.凡是懂"气"的巫族就是蛮族最尊贵的祭祀,而境界最高者就是大祭司,可谓蛮族的大方向掌舵者,没有祭司的蛮族部落象征着灭亡,所以大祭祀的身份地位凌驾一切,连族长,酋长等也远远不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