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野蛮人  (第1/1页)
    梦中的画面,有些不堪,乃至残暴。    一股血腥的味道充斥了整个林子……    一阵婴儿的哭声回荡在空中……    周围血流成河、伏尸百万。    有些残忍。    在某块清醒的精神地域中,他生出了一丝思绪:为何会自己的记忆里会有这样的画面?    这是怎么了?    “轰隆……轰隆”    平地一声雷,将他从那片血腥世界中拉扯出来。    陆北辰一下子惊醒,睁开了眼睛。    不知为何,心里竟生出了一丝愁意。    有人说,梦是虚实相生的,有可能是人的预知天赋在推测判断。    在某些书上,有些说法是,人其实有以一种潜藏的能力,可以根据已发生的事情推算出未来的轨迹走向。只是活在过于清醒的现实世界中,这种预知能力会藏起来。直到人的意识能走入自身的精神世界里,这种能力便浮现出来。    但也有人说,梦也可能是承载了记忆。    记忆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东西,因为它不会消散,最多只是藏起来,藏在深处,不被主人想起来。直至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们便会跳出来折腾一番,然后又会回到识海的最深处,不被人记得。    所以,那些出现在梦中若即若离的场景,可能是前世的记忆,可能是今世被你忘记的记忆,也可能是深刻的记忆。    只是人的真的有前世后世吗?    他一直不知道那些梦代表了什么。那些看着近在眼前却摸不着的星河和巨轮,和现实生活距离太大,难道那些就是前世的记忆吗?    那今夜见到那个场面——一个婴儿在放声大哭,周围血流成河,伏尸百万的场景,又是哪一世的记忆?    ……    ……    外面大雨滂沱,不知道是在诉说着些什么。    雨水从破败的屋檐角渗透,密不透风的石墙上,那小小的窗,是唯一的暖。    一丝回忆涌上心头。    多年前,长夜不觉寂,雨夜不觉冷。因为那时候,在一片绿色草坪上,总会有四个小孩躺在一起,仰望夜空,畅谈趣事。    篝火照亮了那一张张污垢的小脸,明媚的笑容随之而生。    有时候,旁边还会有些沧桑的笑声。    那是夫子和师父在对弈过程的笑声。    然而,那一份少年情,自丘黎师兄下山以后,似乎就不完整了。    而那一份亲人情,从自己下山后,就不知道是否还存在着。    时光,一去不复返。    想到这些,他不免有些伤感。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愿意下山吗?我真的好想念那些在山上的日子,想念夫子和我说书的清晨,想念看着师父和夫子对弈的午后,想念和小岩他们仰望星空的夜晚。”    本以为明朗的思绪,顺畅的经脉,会让自己更快地进入状态,但无奈想起这些事情来,他竟有些不愿继续。    “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出去……”在这大牢里,他没办法逃出去,也没办法修行,活像一只没了翅膀的鸟儿。    但这也只是顿时萌生的念头,很快便像那些落到地下的雨丝那般,瞬间就消失不见。    “千里迢迢来到圣都,为的是送信。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放弃唯一的希望。”    识神虽然已经被唤醒,然而在控制自身气息的过程始终还是个问题。那日在石室里,他能够轻易地做到心静神定,或许是因为救人心切。    但今日似乎找不到那份专注的心态,尤其是这些天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后,如今还在这么一个奇怪的大牢里,自然心思凌乱。    《筑基论》一书中有提到,人在凝元的过程中,便是精神最放松的时候,此时意识里的思绪得到最大的释放。    人是感情的动物。从出生开始,那片承载着记忆的海洋就一直记录生命的足迹。当人的精神放松时,意识走到广阔的精神世界,思绪便会得到最大的释放。    这本来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如果意识看到精神世界中不好的记忆,就会变得心烦意乱,影响气息的顺畅度。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筑基第一步——魂定中做好功夫。    大道中的魂定,要“心静、神定”,两个词的意思通俗易懂,却不容易领悟。    静坐冥想,心静神定,便是要让心神安定,精神放松,思绪释放。感知天地气息的波阵变化,同时也是控制思绪释放度的过程。    对于陆北辰来说,过目不忘成为了这个环节最大的障碍。    他的脑袋里不觉意记住的东西,超于常人千百倍,于是便比别人多了更多的思考和复杂的思绪。    陆北辰深深地呼吸了一下,闭上双眼。    “再试一次。”    如果控制不好气息,那就默念心法,让自己的思绪和心境在最短时间内平静下来。但现在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便是资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